杭锦后旗做电脑系统,长春电脑做系统多少钱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古镇陕坝。1942年,爱国将领,时任绥远省主席的傅作义先生在绥西河套地区指挥抗战期间,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创建了私立奋斗中学。傅先生在建校之初,崇尚“德智体兼修,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1952年,私立奋斗中学改为公办,与普爱中学、陕坝师范合并,称“陕坝中学”。1958年,学校更名为“杭锦后旗中学”。10月,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中学;1961年,学校更名为“杭锦后旗第一中学”,1989年恢复“奋斗中学”校名。2002年、2007年两度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5年、2007年、2009年三度荣膺“中国百强中学”称号。
2014年,奋斗中学已发展成为占地总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教学班89个,在校学生总人数5566人的历史名校。教学主楼“奋飞楼”200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15380平方米;教学附楼“奋进楼”亦于200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614平方米;图书艺术大楼“德馨楼”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综合科技楼“格物楼”于2006年投入使用,建筑总面积11000平方米;实验楼“知行楼”于1997年建成,建筑总面积3400平方米;一、二号“启德”“明德”公寓楼分别于1997、2000年建成,建筑面积为9600平方米;三号公寓“崇德楼”于2005年建成,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文体艺活动中心于2003年建成,面积为4066平方米;国家级标准体育场2006年建成,绿化、美化、硬化,占地面积为38662平方米(合58亩),建筑面积为38662平方米,由大型塑胶跑道、篮球场、人造草坪、足球场组成。这是一个综合的大型体育场,完全可以承办省级以上的各项大型体育赛事。北运动场13000平方米,2006年修建,用于每周升旗仪式和球类活动场地。学生餐饮中心“饴和楼”于2006年建成,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在“格物楼”内建有天文馆,内部设置自治区一流,充满了科学趣味。奋斗中学有四个阅览大厅,能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就座阅读,藏书25万余册,报纸、杂志230多种,还开辟了一个装备现代的电子阅览室。学校拥有总价值1580多万元的实验电教仪器和校园局域网、校园演播系统,演播大厅灯光璀璨、富丽堂皇,设施先进,是校园众多亮点之一。每个教师都有一台电脑,全校各班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一是建设烽燧、亭、斥候等军事设施,建立以军事为目的的通讯制度,完善军事通讯系统。
烽燧是观察敌情,以烟、火、表(类似旗帜)等信号进行目视联络、报警通信的一种军事设施,也称烽堠、烽火台或烟墩。历代一般将烽燧筑于缘边冲要之地、山河谷口等便于嘹望的高地上,同时还在各边防指挥部、指挥部与国都之间,沿军用道路建立烽火台。烽火台的密度,根据敌情、地形的不同而各异。从建筑方法上讲,烽台均为夯土筑造的高台,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其报警设备主要有:表(用丝布制作的大型信号旗)、烽(即烽烟,点燃柴草及干粪等物,使其发烟,向上级及友邻报警)、鼓(擂鼓报警)、积薪(以各种柴草堆成草堆,发现敌情后,即点燃报警)。烽堠发出的信号,可以递相传送,直达国都。从汉至唐代,从沿边地区到国都所在地,遍置烽堠。在边境地区,筑城以置烽堠,内地则在“高山四顾险绝处”置烽火台,从而建立了以烽燧、馆驿为主体的军事通讯体系。据唐朝法令,烽堠所置,大约间隔3华里。烽侧往往置驿,烽主放烽举火,驿事传牒送信,从而构成了极为严密的、庞大的镇、戍、烽、驿等构成的信息系统。明代为能迅速地传递敌人犯边的军情,烽燧的位置通常构筑在长城沿线的内外可以互相通视较高的山头上,或通往纵深内的卫、所、镇治,或京师的大路旁,或道路转弯处。在古代没有电讯装置的情况下,烽堠报警成为传递情报的最简便手段。
亭为管理烽燧并传达紧急军情的小型军事据点。建于近边之地,以便探察敌情,或建于较高之地,以便传示烽火。一般要驻守士兵负责,类于小规模碉堡形式,成为一个个据点,处于交通要道。如汉统一西域后,即参照西周和秦的做法,开始在西部边疆的驰道旁和边防线上建亭、烽燧和驿站,主要用于通讯联络,观察敌情和报警。亭、烽燧和驿站因地势不同而距离不同,一般每30里设亭,50里设一烽燧,400里左右设驿站,形成“烽戍逻卒,万里相继”的景象。到了清代,则于边疆各要害之处设立墩台(堆土成墩,以便嘹望守御),有警则举烟、鸣炮、挂席为信号。如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曾下令各省将领,凡水陆要道之旁,均要设墩台营房,驻宿兵丁,以传报紧急军机。
斥候与亭类似,只是规模较小,多设于部族交界之地,主要职务是窥察敌情,检察人员的出入。此外,唐代还曾在长安周围和边疆地区筑关,以利用山河形势,控扼交通。
自明朝起,中央政府还在边陲重要地带设置卡伦,即边防哨所。到了清朝,更将在边疆地区设置卡伦作为强边固防的一项重要措施加以施行,使边疆的卡伦规模化、系统化和正规化。清朝的卡伦大多设在重要的关隘、通道、渡口和由清政府划定的各游牧区域的边界地带。当然,因为关注的重点在内地,所以清朝在边境一线设置卡伦虽多,但驻军数量却少,每卡约为10名左右,有的卡还不驻兵,各卡之间相隔距离远,甚至长达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这就导致边疆军事布势上的内重外轻、边疆一线和少数民族地区兵力薄弱的情况。
二是开通邮驿,提高军队的通信联络能力。
邮驿和烽燧一样,始于西周,当时只设于边境,系军事性质的设施。所谓邮,是指徒步通信,驿则是乘马通信。邮驿最初设在边境,后来逐步推广于全国,一般是5里一邮舍,30里一驿站,以接力形式传递命令、文书和军情。到了秦代,为了加强军情传递,在长城防线通向后方各级边防指挥部以及由各级指挥部通向全国军事中枢咸阳的各主干道路上,都建有驿站,它们与报警的烽燧一起,构成严密的军事通信网络。此后,唐朝也建立了畅通无阻的邮驿系统,如唐朝在北方的驿道从长安直通朔方,再由朔方越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到达五原郡,北通天德军(今内蒙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元、明两代的驿路交通网更加稠密。元朝实现了中国疆域空前的大统一。《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就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驿站系统,“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相通,朝令夕至,声闻毕达”。清朝的驿站称“军台”。清朝为巩固边疆防务和发展边疆经济,整修和修建了连接边疆各大城镇和军事要地的道路交通网络,并在这些交通干道上设置了大大小小的“军台”,建立完备的通信网络。这些“军台”星罗棋布,遍布各边疆地区,较好地承担了传递军政文书、保障往来部队的后勤供应,以及运送官方物资,向商旅提供住宿和安全保障等任务,对于密切边疆各地与内地的联系,提高军队机动通讯和保障能力,功不可没。
完善的烽燧、驿站等通信设施的建立,使中央政府有了一套高效严密的军事通信系统,这对于及时掌握边疆的动向,快速地传递军情政令,都是非常便利的。同时,也便于做到边疆一处有警,则多方支援,进而以逸待劳,克敌制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