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评价的内容,电脑系统评价理论
1.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性能的好坏?详细的。。。。。。
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及原理分析
3.评价一个操作系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操作系统概念学结
5.系统绩效评价理论学习部分对临床医学生而言有何作用
6.简述系统评价的内容
7.系统评价名词解释
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成功率都远不及其它建设项目,并且有IT黑洞之说。由此,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通过分析案例,人们发现造成信息系统建设失败的原因纵然有很多,但是几乎每个失败的案例都与缺乏及时和必要的评价有很大关系。于是,信息系统评价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成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一个热点。
由于评价人员的认识水平不同以及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导致在信息系统评价的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目标不明确,习惯于搞大而全的综合评价
在现行的信息系统评价实践中,最容易犯的一类错误是评价目标不明确。在进行评价前,没有仔细分析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而是用习惯的做法,搞大而全的评价,什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水平等等,只要是能想得到的或是其它评价中有的内容,都设定指标进行评价。这往往导致评价的结果与评价的初衷大相径庭。其实,目标是评价的核心;所有的评价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目标如果不明确,所得到的评价结果要么没有实际意义,要么没有实际用途,肯定是劳民伤财,费力不叫好。例如,评价目的如果仅仅是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和稳定性,就没有必要考虑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与此相对应,如果目的是评价信息系统的效益,就没有必要再考虑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等问题。所以,在进行信息系统评价前,一定要明确评价的目标,一方面保证评价的结果达到要求,另一方面排除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使评价易于实现。
二、对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往往不能善始善终
在信息系统评价中,对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也是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负责人在接手评价任务之初,总想使本次评价比以往的任何一次评价都要好,立下雄心壮志,设定一些目标,希望能够列出所涉及到的所有方面,拟建一个最好的模型,但结果却往往是事与愿违。随着评价工作的深入,他们才发现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眼看期限将至,只好草草收场,应付了事。犯这类错误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
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系统开发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成本、进度和完成期限很难确定;其次,信息系统产生的效益具有分散化的特点,即信息系统的受益者包括许多的客体,增加了评价其效益时的复杂性;再次,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已经融入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其对企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很难细分,甚至根本不可能单独评价;特别是对于信息系统建成后所产生的无形效益、间接效益、长期效益和滞后效益更不可能直接测度。另外,信息系统涉及的主体较多,立足点不同,评价的内容也许会大相径庭。评价的阶段不同,适用的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评价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评价的这些复杂性,在考虑问题时注意抓重点问题和核心问题,与评价目的无关或者相关度较小的,该放弃的就应放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不仅能够使评价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因为考虑的都是重点和核心问题,将保证评价的结果更接近问题的实质。同时,评价工作也会因事先的周密考虑而做到有条不紊。
三、过分注重评价过程的理性和正规,导致评价的可操作性降低
在信息系统评价过程中,过分注重项目评价过程的理性和正规,而不注重信息系统评价方法可操作性的错误也比较常见。其实,不管选取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权衡其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实践中,有些评价者对量化指标的确定、数学模型的选取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忽视了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导致评价失败或者不切合实际。要避免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研究别人对相同或相似信息系统所进行的成功的评价,分析得失,取其精华。这样可以在评价过程中少走弯路,同时提高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次,应联合使用多种方法,提高评价的可靠性。评价一个系统时应考虑的因素很多,仅用一种方法对不同的因素进行评价或度量、搞“一刀切”是行不通的,同时也不切合实际。只有根据系统的具体环境,联合使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才能获得全面客观的结论。再次,评价方法应尽可能简化,使之具有易理解性和可验证性。
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应充分估计到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不要一味追求评价的完美和精确的程度,这是因为越精确的评价往往越复杂;越复杂的方法可操作性就越低。因此,有必要在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评价的精度之间取得某种妥协,在能够达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简化评价方法。
四、指标体系设计漏洞百出,导致评价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在进行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也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常见的问题是指标设计的层次不清、指标之间存在包容关系、指标不具有可测性以及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等等。这类错误的出现,往往导致评价失败或者评价结果不能令人信服。其实,指标体系设计是系统评价中的关键一环;如果这个环节出现差错,即使后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会前功尽弃。
设计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来说,首先,评价指标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和先进性相结合,既要保证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要保证指标能体现出评价工作的新思路。其次,设计的指标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不是杂乱无章地胡乱拼凑在一起,而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全面而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再次,指标设计要遵循可测性原则,即设计的指标具有可测性,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保证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另外,还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由于信息系统评价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单纯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都很难对系统作出客观的评价,因此最好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五、对评价的认识不够
不对系统评价的结果作进一步分析,认为只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了评价、写出了评价报告就算万事大吉、大功告成,这也是在评价中较容易犯的一类错误。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评价,其最终目的一方面是对系统作一个总结,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在实践中,还有一种错误的倾向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评价本身的价值,以及没有深入研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存在误差这类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与进一步做好评价工作有很大关系:研究评价工作本身的价值,可以让领导充分认识到评价的作用,引起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使以后的评价工作更容易开展;研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存在误差以及搞清产生误差的原因,便可以对误差作出修正,使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实际,也为我们以后进行类似的评价积累一些经验。
六、评价过程中对人的因素认识不够,导致评价不够客观
对人的因素认识不够也是在评价实践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评价是评价人员的事情,只有他们技术过硬、工作认真,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就是客观公正的。实际上,除了评价人员这个主体,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涉及到的人员还有很多,包括参与调查评定系统具体内容的专家、系统的负责人、研发人员、使用人员和参与系统评价的数据集人员等,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例如,如果专家的选择面比较窄,就会导致评价的内容是一两个专家的意见,失去了集体评价的意义;系统使用人员应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但如果他们仅仅是走过场,或评价人员认为他们不是专家,说话没有分量,显然会影响评价的结果;数据集人员工作不认真,集的数据不尽全面甚至是靠主观臆断产生的,也会导致评价的结果失真;各单位信息系统负责人的评价显然很重要,但如果他们坚持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调查人员从他们那里得到的也许总是“系统很成功”之类的赞美之词。可见,在信息系统评价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七、没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在信息系统评价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评价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反复过程,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实证研究,不能通过实践进行反馈。其实,对信息系统的评价是根据评价理论进行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评价的结果与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或者说所用的理论适合不适合评价某个信息系统,也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必要时再去修正现有的评价理论,这又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几次反复之后才能形成一系列相对稳定而成熟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实践中,这一点似乎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评价的实践一般没有反复进行的可能性;但如果借鉴其它信息系统评价的实例,实际上还是同样可以做到的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性能的好坏?详细的。。。。。。
您好,请问您想问的是系统绩效评价理论对医院的意义是什么吗?系统绩效评价理论对医院的意义如下:
1、系统绩效评价理论可以增强医院医疗卫生质量,
2、系统绩效评价理论可以提高医院职工积极性主动性,
3、系统绩效评价理论可以避免医院设备的浪费,
4、系统绩效评价理论可以营造良好的医院工作氛围。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中央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及原理分析
看它有没有被拆卸过或者被碰撞过,有无开裂之处,如果发现这一类问题,不管其价格多廉价都不要买。但只有一些轻微划痕的话,可以考虑,这是因为由于移动性需要,一些小摩擦是在所难免的。而且购买二手笔记本电脑要看它的厚薄、大小、重量,和同类的二手笔记本比较一下,舍谁取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而定。
第二步:仔细观察并检查你的液晶显示屏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液晶显示屏是笔记本电脑配件中最昂贵的部件,占整台机器成本的20%~35%,因此选购时应该特别注意: 1、屏幕有无损伤的痕迹,因为有痕迹的机器长时间使用时,光的折射会严重损伤人的视力,一不小心搬回一个影响视力的机器就太不值得了。 2、仔细观察显示屏的尺寸和显示效果,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和尺寸与价格联系起来考虑,当然也可以用来压价。 3、详细鉴别显示屏的色彩。观察色彩除了观察屏幕是十六色、256色或者十六位真彩色以及24位真彩色以外,还应在其上下左右斜着观察,如果不论在哪个方面都能准确看出屏幕中的色彩,才能断定是真彩色。否则,如果只能在其正前方观察才能辨认色彩的话,那它就是伪彩的。可在商家那里捧一台高价优质的液晶显示器,并将它放在你欲购买的笔记本旁边,在同一界面下对比它们的亮度、对比度和反应速度、可视度等参数的优劣。 4、注意显示器的延时性能及亮度。在挑选液晶显示器时,最主要的其实应该是它的延时长短,如果延时时间过长,眼睛就会觉得很累。同时亮度是液晶显示屏的一个弱项,普及型液晶的亮度一般都在200cd/㎡(流明),低于这个亮度的显示器就不可取了。还有就是在看亮度的时候不要单一地看,要配合着对比度调节看。有的液晶显示器亮度不管怎么调都不变,结果对比度一调高看着就非常刺眼,极不舒服。总之以眼睛看着舒服漂亮为准。 5、注意液晶屏幕的坏点。最常见的就是白点和黑点,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利用下面简单的方法来进行鉴别的:一般黑点的鉴别方法是将整个屏幕背景调成白屏,那黑点就一般逃不出你的眼睛;白点则正好相反,将屏幕背景调成黑色,这时候白点也就会现出原形啦!不过除了白点和黑点,有时还有其他彩点",这时候消费者可以分别建立红黄蓝三原色的屏幕背景来简单鉴别一下。
第三步:仔细辨认并测试笔记本的部件
仔细检查笔记本电脑的CPU、硬盘、内存等部件,选购时最好可以拆开机器来亲自查看。另外,一定要警惕二手本本的奸商运用台式机CPU替换笔记本CPU的卑鄙做法。因为同样同样主频的CPU一般用户都不会注意到,但使用台式机的CPU和笔记本CPU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发热量不同的问题,使得CPU发出来得热量在笔记本无法散出,造成系统不稳。所以在购买的过程中尽量要求对CPU进行现场验货。而对于硬盘,由于无法通过直观观察了解硬盘优劣,只有通过软件的方法加以检测,检测软件可用DM、NORTON等,通过DM、NORTON扫描一下,DM用时较长,NORTON费时较短。扫描过程一定要顺利匀速,如果哪个簇区用时过长,说明该簇区一定有问题。关于内存,二手笔记本的内存从32M到256M均有,要尽量选内存大于64M的,最好是128M以上。内存在购买时就加足,因为有些笔记本电脑的内存比较特殊,现在早已停产,无法另配。此外另外的内设如显卡声卡,也应当当面查看清楚。
第四步:查看二手笔记本电脑的接口情况
因为有没有齐全的接口是十分必要的。在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中,随着外存设备的普及和应用,USB接口已成了无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的必备装置, USB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接口。所以购买二手笔记本电脑最好要有USB接口。此外,红外发射和接收功能也是现在笔记本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能。 而且选购二手笔记本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购买条件就是要看它的机内电源。外接电源是一定要有的,没有电池也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看电源也主要的是看电池的好坏,也就是电池的使用时间长短。对二手货来说,镍氢电池一般在一到两年之内可以使用一小时,锂离子电池可以使用两小时,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不要考虑了。
第五步:检查外设状况
查看键盘、鼠标、光驱、软驱、调制调解器等是否可用且好用。上次在二手市场看到一款二手笔记本的键盘油亮,磨损十分严重,这样的话就不用买了,换块键盘就要好几百块。同时打开一个字处理软件,试一下键盘上的每一个键是否可用,鼠标是否灵活。 内置的软驱、光驱、调制解调器等是否可用,请逐个试用,只要是电脑内的设备都不能漏检!
第六步:尽量争取二手商家的售后服务
这也应该是最后的一步了。记得取回本本所有附件(电池、电源线等),显卡声卡通讯卡的驱动程序也要要,但大部分销售商称没有,驱动程序若是实在没有也不要紧,你可到笔记本电脑厂商的网站上,下载该型号电脑的全套设备驱动程序。最后说明一个特重要的事项,二手笔记本电脑一般都有二三个月的保换(修)期,一定要经销商把保换(修)期写在上,并且在此期间对你的二手笔记本多次进行考机,争取发现所有的隐藏问题,否则过了保修期,你再想修理这类电脑特别是硬件部分的故障可就麻烦了,且一定要考虑到今后维修时是否方便,如果买不到配件,机器就是在便宜也不能要,因为由于笔记本电脑内部空间小、零部件短缺、存在兼容问题等原因笔记本电脑升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
二手笔记本电脑由于“久经风霜”,买回来后可能随时“罢工”,因此如何确保自己购买的二手笔记本电脑物有所值呢?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很难,只要做好下面的鉴别事项就可以了。
散热性能,应是目光聚焦处
笔记本电脑散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笔记本电脑的工作性能,同时也可以检验二手笔记本电脑的材质是否良好。检验散热性时,最好先将笔记本电脑接通电源运行一段时间,然后用手感受一下笔记本电脑的外壳温度,如果感觉到烫手,那么所选择的二手笔记本电脑散热效果不好,如果持续运行时间太长,笔记本电脑可能就会死机。
坏点检测,不得不做的工作
由于液晶显示屏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视觉感受以及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因此认真检查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有无坏点是鉴别笔记本电脑的必须步骤。坏点其实就是在纯黑背景或者纯白背景下,液晶显示屏一直不透明或者一直透明甚至为一种固定色的像素就称为一个坏点,如果显示屏上的坏点数目超过5个,就不能购买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坏点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直到整个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为止。
性能测试,是“重中之重”
检查整体运行性能是否良好是为了核实一下您当前购买的笔记本电脑还有没有购买的价值。检查时,看看鼠标是否反应敏捷,触控板是否灵光,程序运行是否正常,屏幕显示效果是否清晰,笔记本电脑在运行时发出的噪音是否很大,以及在长时间工作后笔记本电脑是否经常出现死机现象等。
设备,绝对不应忽视
由于二手的笔记本电脑中大部分设备运行使用的时间较长,在性能稳定方面可能比较欠缺,因此使用起来出现故障的频率非常大。一旦出现故障,修复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二手的笔记本电脑中大部分设备都是旧式的,而旧式型号在目前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已经濒临绝迹,那么与旧式设备相配的当然就很难找了;如果用其他设备来代替的话,可能由于二手的笔记本电脑兼容性能差,而会影响整个笔记本电脑的工作性能,甚至使笔记本电脑无法继续工作。因此,用户一定要逐一检查像键盘、软驱、光驱之类的设备是否完好。
配件齐全,是最低“门槛”
附件中的简体中文用户手册能指导大家如何正确使用笔记本电脑,特别是附件中的驱动程序盘以及系统恢复光盘等,一定不能少,否则系统在重新安装后有许多设备就无法正确驱动了,因此在购买时应该仔细看原始包装中的附件。
电源规格,不能等闲视之
现在不少二手的笔记本电脑都是外国品牌的,例如日本的许多二手笔记本电脑电源规格为110V,这样的电脑买回来显然是不能使用在220V电源之下的。因此,用户一定要核实好电源的使用规格,以避免电源问题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网络功能,也应在关心之列
现在电脑的主要用途就是上网,如果买回来的笔记本电脑连最基本的局域网卡或者内置Modem都没有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上网。
正规场所,应是惟一去处
毕竟买二手笔记本电脑存在较大风险,为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大家最好找一些规模较大专门从事二手笔记本电脑生意的商家,他们提供的二手笔记本电脑通常成色很好,而且也会提供一定的保修服务,在配置上也比较高,只不过价钱方面可能要贵一点,通过他们来买二手笔记本电脑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
笔记本电脑在国内兴起,不过是近几年来的事。但是在各大厂商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加上笔记本电脑自身的便携性、移动性、眩目性,不少用户都愿意买到一款自己喜欢的笔记本电脑。但是笔记本电脑却价格不菲,有钱的用户当然是买贵价新机,没有钱又确实想要笔记本电脑的朋友就只能把眼光投向二手市场,期望能够找到物美价廉的机型。因为我自己的工作实际需要,在考虑再三以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软泡硬磨,亲爱的父母大人终于同意购买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现将我购买二手笔记本电脑的整个过程,从查资料到踩点,再到选购机器,直至最后付款开票的过程写出来给各位想要购买二手笔记本的朋友分享。
情报收集
在得到父母肯定以后,按照我以前买台机的习惯就赶着小猫上网看看资料。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网可以看看现在二手笔记本电脑整个市场是一个什么情况,虽然全国各地的价格行情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个差异肯定不是很大,所以先看了以后就不用害怕JS漫天报价了,还可以圈定自己需要的笔记本型号。同时也了解到二手笔记本电脑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个人出售(个人用户因为各种原因而买掉手中机器,有的更是将自己的机器折价后在商家处换好的机器,正常情况下这种机器的质量和成色都比较好,因为个人使用都会比较爱惜自己的机器)。
2、公司出售(需要将机器更新换代的公司卖掉的机器,这样的机器成色一般不是很好,因为公司使用人多手杂,而且基本上都是高强度的频繁使用,机器当然磨损的快,而且部分机器多少还有小毛病,这样的机器最好的地方就是同种型号的机器量大,容易挑选)。
3、拼装机与翻新机(典型的JS卖的机器,在市场上数量不少,比较温柔一点的JS只是把原装的内存或者硬盘换下来,而比较恶毒的JS是把基本上所以的硬件都换了,甚至包括液晶屏。然后再用其他问题多多的机器上的相应硬件来替代,有的还重新喷漆以买个好价钱)。
4、洋垃圾(这儿说的洋垃圾包括厂家的堆积货,这样的机器性能参差不齐,运气好的可以买到好机器,运气不好就慢慢哭吧,由于是舶来品,所以有的机器在使用上多少有点问题).
5、黑货(也就是所谓的贼货、赃货,一般成色很好,性能也很不错。至于买不买,买了以后有什么问题,那就说不清楚了)。
最后在拜读了N位大大们高见之后,决定先到电脑城转转,主要是看看本地有什么现货,价格是怎样的,说白了就是去电脑城了解了解与那些商家在卖,有那些笔记本在出售,价格具体是一个怎么样的。在双腿辛苦劳动了4小时12分钟以后,终于结束对市场的调查,初步选定一家蛮有规模其现货较多的商家,这也是以前买台机的习惯,因为有点规模的商家都是做的比较好的,信誉也相对好点,以后有问题也少点麻烦,而那种一进去就感觉不爽的商家还是不看为好。初步确定了要购买的笔记本是N600,主要是看到成色很好,商家报价6000¥。
[page]
战前准备
回家以后就开始做明天检验机器的准备了。因为二手笔记本的检验远比新机器的检验复杂得多,所以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到时候才不会慌乱。经过1个小时的艰苦工作,准备了一个优盘,一张CD-R(带有数据但未封盘)、一张D版光盘(操作系统的)、一张普通的VCD光盘、一张DVD影片和一张软盘,一根双机互联的网线,一张PC卡。并且准备了自己常用的主要应用软件和测试软件(有WinCPU ID检测CPU、Sisoft Sandra2004检测整机、内存测试软件DocMem、Nokia屏幕测试软件、BatteryMark电池测试软件、键盘检测工具 KeyBoard Test)。接下来的事就是好好休息一下,等待明天的验机。
正面交锋——硬碰硬
第二天到了商家那边,由于昨天已经来过,所以简单和商家聊了几句之后就直奔昨天看好的N600。突然旁边的一台N410C引起了我的注意,单从外观来看,要说是全新也不为过,连机器上的贴纸都完好如初,不由心中一动,立马询问JS得知这台机器是昨天下午JS的一个朋友拿来的,JS朋友当时刚买N410C就遇到公司给自己配机器,所以这个N410C就一直没有放家里没有使用,到现在才想到卖。听到JS这么说,马上转换目标,N410C毕竟是轻薄机器,而且带有COMBO底座。当然不能马上表于形色,和JS胡吹乱砍之后,JS居然同意6000¥拿走,还送一个M300的电池,同时JS还夸下海口,机器肯定没有问题,要找出什么硬件问题,找一个减一百,包括坏点和划痕。听见JS这样好心,我反而感觉有点什么问题了。毕竟现在的市场很难说,JS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既然已经问好了,那就还是先看看机器。
让JS把主机和所有配件(包括光盘、电源、电池、底座)都拿了出来,首先当然是要检测外观。现在JS出售的笔记本电脑如果外壳磨损的很严重都会重新进行电喷漆或者进行打磨,但是不管JS怎么处理,整个机器外观总会让人感觉到很别扭,因为反光的视觉效果与手感远远不如原厂的好,所以个人有点怪怪的感觉,而我选的这台机器则没有这样的问题,无论视觉还是手感都非常出色,可以判断JS并没有打磨。接着就仔细查看机身有没有挂花和裂缝,各个地方的螺丝是否有拆卸、更换过甚至是缺失的痕迹。最容易出现挂花的地方在机器底部、顶盖前端、腕托几个地方,只要挂花的地方能够在你的接受范围内就没有必要吹毛求疵,当然这个要记下来作为和JS讨论价格的依据。如果发现有裂缝的机器,不管裂缝有多小都绝对不能要。因为裂缝代表着机器曾经被摔或者被强力挤压过,所以有没有内部硬件方面的损伤很难说。
对于各个地方的螺丝,JS在买入机器的时候大多数都会拆机检验,所以没有拆卸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要知道原厂的螺丝都是经过各种处理的,而且有的还是专用螺丝,所以绝对不能更换。原厂螺丝都有镀膜,而且和机器的结合的很密实,只要仔细一点是能够进行分辨的。不知道JS刚才是不是说的真话,但是机身真的很好,螺丝也没有任何拆卸的痕迹,我仔细的检察了N次才终于在顶盖LOGO的地方找到一个0.5*0.5MM的小点,JS居然还一脸不相信的打电话给他朋友,最后得知该处痕迹是朋友在第1次使用的时候被钥匙撞的,嘿嘿,少100¥,JS郁闷中。
随便开合了几次屏幕,屏幕在翻转过程中稍微显的有点紧,当然,如果真的是新机器,这个问题存在也是合理的。只要屏幕不是有明显松动的感觉就可以,如果有较大的松动感,那表示屏幕转轴磨损得比较厉害,屏幕很有可能不能定在你希望的位置,同时屏幕排线也会受此影响而松动,最终影响屏幕显示,这样的本本当然不能购买。打开屏幕同时也要检查屏幕的挂钩是否完好,使用挂钩是否顺手。挂钩如果不完好,那么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很有可能无法合紧。对于双挂钩单开关的二手笔记本电脑一定要注意两个挂钩不同步的问题。打开屏幕以后把试着敲了一下键盘和使用了一下鼠标板,很舒服,每个键的落下和弹起都让非常干脆,没有粘手的感觉。用手稍微用力按住鼠标触摸板向各个方向搓动,触摸板也没有松动迹象。
再下来接该是各个接口的检查了,首先检查PC卡空槽和移动存储器的填充空槽、机身底部端口复制器档板、以及端口盖板是否完好并且能正常动作,这些小东西没有了虽然机器不够美观却并不影响使用,但是还可以作为砍死JS的本钱。把事先准备好的PC卡和优盘插入接口,看看插拨是否正常,如果很吃力,那表示里边的支架已经变形了。再看看网卡和MODEM的接口针脚是否完好。还要观察电源适配器的接口和主机插孔是否匹配,如果插入后多出一截或者很松动,电源适配器肯定不会是原装,这虽然不一定是大问题,但总是接触不良总是很烦的,而且对机器也有损害。还要看一下笔记本电脑上的防盗锁,如果这儿损坏的话,那基本可以肯定是黑货了。
最后检查其他附件,看电源适配器上标称的规格和主机的规格是否相同,特别是电压必须相同,否则会烧毁主机,电流如果不同,适配器电流比主机稍大一点可以接受,比主机小的话就不能要,这可能导致充电时间很长或者电池根本充不满,在主机高负荷运行的时候也可能因为供电不足造成主机损害。确定电源适配器是110~240V的,要不买到110V这样的适配器会在一瞬间被烧毁甚至损坏主机。仔细检查电池的拼合接缝是否有注胶水的痕迹,以及是否有缝隙不均匀的现象,如果有那说明这块电池被打开过修理。检查底座,尝试将机器装上底座再弹出,观察弹出杆是否顺畅和有力,如果不是的话,那先得考虑一下机器能不能从底座上方便的取下来。一番检查之后发现机器的确如同JS说的一样,要不是我吹毛求疵的话,完全就是新机器了。看来今天运气真的不错,不过现在还不到自己高兴的时候。因为如果以上步骤的检测都通过,那么只能初步肯定找到一款保养不错、成色不错的机器,但是一台外观没有问题的机器不等于运行没有问题,所以一定要开机和登录系统来检验。
[page]
釜底抽薪——防软肋
开机进入BIOS系统,当然先要按住PAUSE键看看基本配置。PIII-M 1.2GHz/INTER 830MP,256M内存,40G硬盘,ATI RADEON MONILITY/16M。没错,N410C的高配。进入BIOS的方法因为机器的不同所以按键也不同,使用最多的是 F2、DEL、ESC三种,一般机器在开机的时候都会在屏幕最下方显示登入BIOS的方法和BIOS的版本号。进入BIOS以后最主要的就是看序列号和机身上序列号一样不一样,要是不一样,十有八九都是拼装机。而且也可以看到机器是不是设置了密码,有的话一定找JS要,如果JS也不知道密码,还是小心机器来源吧。看完BIOS之后当然就正常启动到操作系统了,估计了一下从自检到系统启动完成的时间,很快,说明机器很正常。如果这个时候发觉机器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启动系统的话,很有可能是机器有点硬件问题。
登陆系统以后因为我看的机器是WIN XP PRO的操作系统,所以首先选择控制面板——用户帐户,查看登陆的是不是Administrator组的用户,不要以为这样是多此一举,因为不用Administrator组的用户登陆会造成以后使用机器的很多麻烦,而且如果JS也不知道Administrator组的登陆密码,那可以肯定机器就是黑货了。接着是打开设备管理器展开每个分支看看是否所有的硬件都已经正确的装好,如果还有带**问号或者惊叹号的说明这台机的驱动还没有安装完全,有的配件无法使用,这个时候一定要JS能提供。插上优盘看是否能够正确识别。
插入准备好的光盘和软盘观察光驱和软驱的工作情况,看看读盘是否顺利。如果光驱软驱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读取,那说明光头和磁头都已经老化,最好不要购买。尝试把一张容量较大的光盘拷贝到硬盘,时间允许的话多拷几次,因为有的光驱一热就不认盘。如果是DVD光驱,则要尝试播放和读取DVD和CD-ROM,不要怕麻烦,很多二手机器DVD光驱只认DVD不认CD-ROM。由于光驱是COMBO的,带有刻录功能,所以将前边准备的没有封盘的CD拿出来尝试一下刻盘。光驱和软驱的工作都很正常,只是光驱工作的时候风声显得比较大。
使用了一段时间都没有外接电源,主要是想简单测试一下电池的大概工作时间,因为电池一定要试试能否充电,插上电源适配器前看看机底铭牌的标识和电源适配器反面的标识,主要是电压和电流规格是否和主机一致,还有就是看看电源适配器品牌型号是否和主机的品牌型号相同,就算是OEM的也应该有一行小字标识适用于某某品牌产品XX型号。如果电池电量高于90%是有可能不会充电,不过刚才的使用已经把电池放到90%以下了,电池已经在自动充电,并且主机上的显示灯也亮了起来。如发现电池根本不会充电,那表示电池、电源适配器或者充电电路有问题,此机不能购买,一台不能用电池的笔记本电脑和台机有什么区别呢?开机进入系统之后进开始计算时间,然后看电池消耗的情况怎么样,没有人希望自己买的机器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点电池使用时间吧。
安装上自己常用的几个软件(最好是大型软件比如OFFICE、PHOTOSHOP等),随便使用一下,看看使用是否正常和流畅。利用NOKIA屏幕测试软件,把屏幕背景换成纯色,然后前后轻轻摇动屏幕,并且轻拍顶盖,其间仔细观察屏幕是否有出现花屏或者较大的闪动,如果有,说明这台机器的屏线有问题,说不定什么时候屏幕就会不工作了。特别注意一下屏幕上是否有纵向或者横向贯穿屏幕的亮线,如果有,说明屏线已经出现问题了。然后检测一下屏幕是不是有坏点,有坏点的机器看着的确感觉不爽。接着我将屏幕调整成全白色,将亮度对比调到最大,后退几步看看白色的屏幕是否有亮度不均匀的现象,特别需要注意边角和屏幕下方/右侧,因为通常灯管就装在这两个位置。一般来说二手机器的屏幕表现都已经比不上全新机器,屏幕多少会有些发黄,只要你能接受就可以了。如果屏幕出现偏色或者出现色斑等情况,就绝对不能购买,那是屏幕自身问题或者屏线问题,有的还可能是显卡问题。
到现在,我开始比较相信JS了,因为屏幕的色彩、对比、亮度都非常完美。打开控制面板,选择声音和音频设备选项,尝试播放一下声音,并且尝试连续播放这段声音,同时反复调节音量大小,感受在调节音量时声音播放是否顺畅,同时仔细听喇叭中有没有出现噪音,如果音量在还有很大空间才到最大音量时就出现破音,那说明该机器喇叭有问题,可能已经受伤。找JS要了一副耳机和MIC,使用一下,主要是看看笔记本的声音外接口是否正常,正常情况来说耳机输出的声音都不应该出现杂音。如果声音只是出现节奏上过快或者过慢,那一般都是声卡驱动没有安装好。打开WORD,任意输入一段内容,确认鼠标键盘都可以正常使用和正确输入所要字符,稍微有点耐心把键盘上所有的键都使用一次,包括组合键使用,要是回去才发现鼠标和键盘有问题,JS很有可能不认帐。
[page]
最终战斗——测试
现在对机器初步使用之后感觉非常满意,准备把其他的测试软件使用上了,对机器好好的进行测试。接下来的测试工作就不用我多说了,软件的使用都非常简单,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在测试中发现有问题,最好多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换机器。
运行完了我所带的测试软件以后,找JS要了SUPER ∏这个程序机器跑跑,按照用台机的习惯只要能正常跑完这个程序,那基本可以证明主机没有问题。最后是对硬盘磁道的检测,最简单的方法是运行ScanDisk看看,每个分区都要检测,目的是排除有坏道的可能性,如果看到那些外壳有过碰摔痕迹的机器要特别小心。再看看所选购的机器是不是带有无线网卡和蓝牙功能。如果是有无线网卡的话,一定要搞清楚网卡的类型,而且一定要在设备管理器的网络适配器下面看见有无线网卡的硬件才行,有的机器只是内置了无线网卡天线和开关,但是机器里面没有卡的,千万不要被JS蒙骗了,而且如果真的有卡,开启之后会有指示灯或者在任务栏右角有连接指示,这些都是判断的依据。而我买这个机器就是需要自己安装无线网卡的,不过JS倒是很地道,直接给我说没有卡。
验机到现在基本可以告一段落了,最后听听风扇声音,如果风扇运转时有尖利的声音,则说明风扇轴承磨损了。如果根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那表示风扇没有转动,把机器重新启动一次,因为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在BIOS自检的时候都应该顺带检测一下风扇,此时风扇会转几秒钟,只要会转就没有问题。如果一直都没有风扇声,而且确定自己所选机器型号是用风冷方式的话,那就表明机器风扇有问题。
收获战斗成果
经过以上的检测,能够全部过关的笔记本基本上都是可以让人放心的了,接下来就发挥口才和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JS讨价还价,刚才发现的一个机身上小瑕疵让JS不得不让步100¥。最后付钱的向JS索要了,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也让JS在上写清楚购买机器的型号、配置、购买时间和保修时间。然后就JS的店子上立即对机器充电,格式化机器(最好是重新分区)并安装系统、驱动和所需要的软件,确定机器能正常使用。这样遇到问题了也可以让JS没有话说。
二手淘金肯定是风险和精品并存的,能否挑到精品不仅仅要看你的眼力,也要看你的运气。而能否以一个好的价格买到一个好的机器就更加困难了。这儿已经将我购买二手笔记本电脑的过程、使用方法,一些心得介绍给了大家。当然,应该说我的运气是相当不错了,接下来就只能祝大家有好运气了。一定要记住在购买的时候要胆大心细,保持冷静
评价一个操作系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及原理分析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及原理分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及原理分析 篇1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数据检索技术和管理技术都取得了突破性地发展。在办公当中,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办公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并且将非常复杂的过程变得非常简单,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计算机软件系统必须具备通用性以及灵活性两个特点,如何开发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让软件适合企业办公的使用,也是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
1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
1.1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依据
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当开发系统软件时,如果计算机程序员的基础比较扎实,在语言的选择上往往首选C++。但是比较聪明的程序员则往往不会选用这种语言,因为虽然c++完整度较好,并且能够达到较高的效率,但是该程序语言在学习时比较困难,而且难以灵活运用,同时由于c++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所以部分程序员会选择其他程序语言。当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模式为:前台是程序,后台是数据库。要通过前台的程序对后台的数据库进行相应的操作,必须经过数据引擎。据调查显示,目前能够为用户提供功能比较健全的数据接口的程序语言是VB、PB以及Delphi。C++与这3种程序语言相比,在这方面就明显处于劣势。所以用这3种程序语言来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比较合适,系统不仅运行速度快,并且维护起来也比较方便。如果开发Windows系统,往往选择c++比较合适。
1.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往往将其内部分成了多个独立的区域或者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都有各自独立的功能。模块划分的质量和独立性往往使用“内聚”和“耦合”这两个指标进行评定。“耦合”,是表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各个模块独立性的专业用语。耦合包括了非法耦合、数据耦合以及控制耦合等,数据耦合是联系程度最佳的耦合方式。“内聚”主要是对各个模块自身的组成部分结合程度进行衡量的指标。内聚有包括了逻辑内聚、巧合内聚、过程内聚等。
从整体上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的划分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模块划分最科学的方法应当是以模块自身结合的强度作为划分依据,力求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各不干扰,确保模块之间在接口处简易、明确。简单来说,就是必须要遵循“内聚大,耦合小”的设计原则来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高内聚低耦合模块设计如图1所示。
1.3模块设计原理
在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结构时,需要参照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中的模块特点,详细描绘出子系统中模块的结构,进而保证后续的工作更加明确可靠。所以在设计模块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应该怎样设置模块相互之间、子系统相互之问传输数据的使用方法和配置。另外,程序人员要重视模块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让模块结构图从数据流图中输出而且保存,要对类似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究,并且找出解决措施,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效率提高。
2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方法
2.1原型设计法
原型设计法时设计时间较短,见效较快,方便信息交流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参考了用户使用的需求,在设计中使用了系统快速开发工具,搭建出一个系统模型,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并且最终达到用户需求的满足。在使用该方法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时,包括的内容有系统初步设计、系统需求解释、系统测试、调试系统等。其中系统初步设计和系统解释阶段需要用户参与,系统设计者能够获得基本的需求数据,然后借助相关的开发工具能够快速制作出对应的应用系统。
2.2周期设计法
周期法属于一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手段,它主要由结构化系统分析以及设计组成。该设计方法所遵循的原则是将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比如系统分析、系统检测、系统转换等多个阶段。然后根据相关的人物要求和流程,借助相应的图标工具和系统的工作方法,制作出信息文档,进而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情况下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使用周期设计法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通常是将整个系统当作是一个大的模块,然后参照系统分析出的具体要求,对这个大模块进行分解和组合。在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时,使用周期设计法具有一些特点:首先,清晰的开发思路。使用周期设计法开发系统,其发展目标是“面向用户”,保证在系统开发的整个环节都能够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在设计上达成共识。其次,程式化的设计工作。通常情况下,必须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这样才能够方便对系统设计过程进行控制。
当阶段性的设计任务完成之后,要需要根据该阶段设定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对设计进行重新的检验,这样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保证了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再者,规范化的设计工作文件。要使计算机信息管理设计工作文件具备规范化的特点,对程序设计人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程序人员在使用周期法进行系统设计时,每当完成一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必须根据相关的要求将有关的文档报告和图标完成,这样使各个阶段的工作能够有效衔接,而且保证了对系统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维护。最后,结构化的设计方法。
使用周期法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时,必须要保证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干扰,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高效性的分析、设计和维护过程。另外,为了能够尽最大可能地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效率,要结合系统设计的难度、人力条件、资金状况等,选择合作开发或者购买现成的软件等其他模式。
2.3综合设计法
所谓综合设计法就是在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时综合使用周期法和原型法,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一般情况下,使用综合设计法时,多是用周期法的设计思路,这样能够提高设计效果。管理系统设计的系统初步设计、分析环节用原型设计法,然后与 用户针对设计进行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后,在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接下来的工作。经过调查研究得知,综合设计法具备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共同特点,不仅能够很好地控制设计过程,同时开发周期较短,见效快。所以,在设计商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使用综合设计法,这样不仅在设计过程中体现了灵活,同时还能够达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广泛使用,甚至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质量,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与此同时,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最早的周期设计法,到后来的原型设计法,然后过渡到综合设计法。目前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计软件等,都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效率。
3.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开放化、多元化等原则,用合适的程序语言。在设计中,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际条件,用合适的设计方法,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效率。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进展,计算机信息可以在更大范围得到实时共享,提高利用和实际价值,我们将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运用,必将推动各方面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赵泉.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教材系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徐广飞,刘秋红.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传播,2012(12):186—190.
[3] 付雪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教学探讨[J].南昌学院学报,2008(9):62—63.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及原理分析 篇2摘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简述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系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而且可以应用的软件数量和类型都在持续增加,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用了专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还有一部分已经用了局域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集团企业和单位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言息共享,使信息服务更加的方便、快捷。另外,计算机工作还可以把业务、检索和服务进行有机的结合,方便各个部门对行业的发展信息的及时掌握,收集有效的资料。不过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陈旧的IT管理系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最初的IT管理系统中,通常都会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一方面是系统运行的速度十分缓漫,例如,当企业在销售商品时,需要开单据,而从开始到完成整个过程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另一方面就是系统数据存在不准确的情况,比如实际库存与电脑库存不统一,从而使单位或公司的数据为统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会导致与财务相关的数据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从而选择人工录入的方式来对其给予填充,不但增加了人力,还加大了财力。
通过来说,企业、单位在开展公司业务的过程中如果计算机管理系统没有到位,那么会面临很多没必要的影响。比如业务操作相对繁杂、流程细节繁多、还会波及到很多的.相关人员和一部分项目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但是没有足够的经费,还会步及到人员因素等一些限制条件,计算机管理系统系统陈旧或系统结构比较混乱造成不容易维护等诸多问题。如果都用人工进行,那么就会出现不规范、细节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业务的开展,而且同时还会使进度减漫,为公司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体现出了计算机技术为我们带来的便捷。在计算机应用中,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较之手工管理存在非常大的优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内部设计赋予了其可以进行快速检索、超强的保密性以及可靠性等特征,同时计算机本身的特征也使其具有大储存空间和信息保存时间长。这些优点都大大的提高了信息管理的使用效率,同时这些优点也能够很大程度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科学化和正规化。
想要创建一个新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就必须要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经济方面、技术方面以及操作方面等。新的系统可以以最小化的开发成本来获得最有效的经济利益,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到所需人员、软件技术以及费用等多项问题。
(1)经济可行性。
现代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全部用网络模式,而网络计算与管理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工作效率与人才的利用率,进而能够为企业、集团创造更有利的价值。计算机信息管理减少了人工管理的用人量,也就相当于降低了人工开支。同时计算机信息管理也提高了人才的利用率,是信息时代非常明显的网络化管理成果。
(2)技术可行性。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具备自己编辑语言的功能,这样的系统也能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来建立数据库。现在数据库大部分都是选择Microsoft Access 2000数据库,而语言主要是以JAVA语言最为普遍,因为JAVA语言具有与平台不相关的特性,所以能够用任何计算机来运行。
(3)引操作可行性。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是经过仔细设计、实践测试,操作非常的简单,便捷,同时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者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可以具备一定的上网经验就可以了,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此外,也方便了集团企业与单位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所需要求,用户学习掌握的时间短,可以提高被接受能力。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
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一开始不能进行很大程度的转换,需要循序渐进的渗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分为多个方面进行,例如硬件建设、软件设计、使用维护等。
(1)硬件建设。
开发一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了能够建设一个科学、实用的网络化系统。这个网络化系统包括室内局域网系统,这里面也包括了因特网的接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室内局域网络的基础设施上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通过服务完成的应用平台可以让用户快速、方便的查询所需资料和信息。
(2)软件设计。
参照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开发或者是购买应用软件。首先要制定一个软件系统的需求规划,这项规划必须要得到专业软件技术人员给予支持。想要获得一个详细的软件需求,一方面要符合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国家标准,另一方面要符合企业信息管理的特殊性。
(3)使用维护。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始正常使用之后,就进入了维护阶段。维护阶段需要对计算机的内部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填充,从而使系统能够更有效更好的为企业或集团服务。
完整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过程即收集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对决策进行咨询和支持。通常情况下,只要企业或集团所选择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那么就会有效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敖志敏.分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应用[J].通讯世界,2013.
[2]雷铁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硅谷,2012.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及原理分析 篇3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证计算机安全高效的使用是当前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点,使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对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在详细分析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信息管理;应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系统,通过操作系统的支持,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将相互之间并无联系的多种数据进行整合,同时将数据进行结构化和数据化,最终实现高效信息管理的效果。另外数据库系统也能够在数据的使用时对数据进行安全的存储以及传输,这对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以及效率的提升均有着重要意义[1]。在本次研究中,实际分析了在计算机信息管理过程中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意义。
1、概念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实际上是数据集合,这些数据是为了满足或是达到某种目的的结构类数据。在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计算机数据库系统需要结构化。虽然在计算机的文件系统内部,实际上已经对于一些结构进行了录入处理,但内部的记录之间并无关系。但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手段,能够将整体数据实现结构化的特点。可以说结构化就是计算机数据库最大的特点。另外计算机数据库有着相当高的数据共享性,同时计算机数据库并不冗长,因此若需要加入数据,会非常方便地进行扩充,尤其是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可以将数据之间出现的不相容以及不一致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避免[2]。最后,计算机数据库有着极高的数据独立性,主要为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由于这种特点,若数据在逻辑上出现了改变,整个数据仍然能够保持原样,另外数据也不会受到存储介质的影响,这对数据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应用现状
通过分析发现,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说明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实际的信息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使用。例如目前的数据库技术正在得到了不断发展[3]。目前为止,所有已经开始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均有着较强的操作性以及实用性,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同时,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得到扩大。这实际上是时代的趋势,也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尤其是对于我国而言,目前已经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完善地应用在了3大产业当中,同时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也对3大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尤为重要的意义。最后,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实际上目前计算机数据受到诸多因素的威胁,面对这些威胁,目前的数据库系统正在不断地将自身性能进行提升,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种提升的现状对于数据的安全提供了较强的保护。
3、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3.1将理论和实践结合
为了保证到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得到更加完善的使用,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让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实践性均得到明显的提升。这对于计算机数据的管理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和效果,也能够帮助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更好地在目前信息管理过程中得到应用。同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能够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实际的信息管理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通过分析已经能够发现,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让计算机信息管理更加的安全和高效。而在目前实际的使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过程中,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保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能够保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仍然有着较高的威胁[4]。尤其是目前计算机网络计算不断发展的大前提之下,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就会面临更多的危险和挑战。若出现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风险,极有可能对计算机自身的信息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甚至有可能出现相当严重的后果。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自身的适用性以及安全性,为计算机信息管理起到更加重要的效果。
4、结语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系统,对于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以及效率提升均有着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管理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为计算机信息管理效率和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可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祝.浅析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8):283-283.
[2]王倩.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信息与电脑,2015,(17):52-53.
[3]黄昌伟.探讨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4,(10):87-87.
[4]王德新,唐非,赵龙,等.数据库信息管理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中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5):31-31.
;操作系统概念学结
"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操作系统(英语;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供需的优先
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包括软件及数据;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
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
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
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但所有的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四个基本特征。 操作系统的型态非常多样,不同机器安装的OS可从简单到复杂,可从手机的嵌入式系统到超级电脑的大型操作系统。许多操作系统制造者对OS的定义也不大一致,例如有些OS集成了图形化使用者界面,而有些OS仅使用文本接口,而将图形界面视为一种非必要的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为历史悠久而又活跃的分支,而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则是软件工业的基础与内核。[编辑本段]分类 目前的操作系统种类繁多,很难用单一标准统一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根据所支持的用户数目,可分为单用户(MSDOS、OS/2)、多用户系统(UNIX、MVS、Windows); 根据硬件结构,可分为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Windows NT、OS/2 warp)、分布式系统(Amoeba)、多媒体系统(Amiga); 根据操作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对作业处理方式来考虑,可分为批处理系统(MVX、DOS/VSE)、分时系统( Linux、UNIX、XENIX、Mac OS)、实时系统(iEMX、VRTX、RTOS,RT WINDOWS);
根据操作系统的技术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统(见智能软件)。所谓的简单操作系统,指的是计算机初期所配置的操作系统,如IBM公司
的磁盘操作系统DOS/360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CP/M等。这类操作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操作命令的执行,文件服务,支持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和控
制外部设备等。 下面介绍一下操作系统的五大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1. 批处理操作系统
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用户将作业交给系统操作员,系统操作员将许多用户的作业组成一批作业,之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系统中形成一
个自动转接的连续的作业流,然后启动操作系统,系统自动、依次执行每个作业。最后由操作员将作业结果交给用户。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特点是:多道和成批处理。 2.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Time
Sharing)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一台主机连接了若干个终端,每个终端有一个用户在使用。用户交互式地向系统提出命令请求,系统接受每个用户的命
令,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并通过交互方式在终端上向用户显示结果。用户根据上步结果发出下道命。分时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
段,称为时间片。操作系统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每个用户轮流使用一个时间片而使每个用户并不感到有别的用户存在。分时系统具有多路
性、交互性、“独占”性和及时性的特征。多路性指,伺时有多个用户使用一台计算机,宏观上看是多个人同时使用一个CPU,微观上是多个人在不同时刻轮流使
用CPU。交互性是指,用户根据系统响应结果进一步提出新请求(用户直接干预每一步)。“独占”性是指,用户感觉不到计算机为其他人服务,就像整个系统为
他所独占。及时性指,系统对用户提出的请求及时响应。它支持位于不同终端的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用户感到好像一台计算机全为他
所用。 常见的通用操作系统是分时系统与批处理系统的结合。其原则是:分时优先,批处理在后。“前台”响应需频繁交互的作业,如终端的要求; “后台”处理时间性要求不强的作业。 3.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OperatingSystem,RTOS)是指使计算机能及时响应外部的请求在规定的严格时间内完成对该的处
理,并控制所有实时设备和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的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要追求的目标是:对外部请求在严格时间范围内做出反应,有高可靠性和完整性。其
主要特点是的分配和调度首先要考虑实时性然后才是效率。此外,实时操作系统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4.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
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是在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按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标准开发的软件,包括网络管理、通信、安全、共享和各种网络应用。其目标是相互
通信及共享。在其支持下,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能互相通信和共享。其主要特点是与网络的硬件相结合来完成网络的通信任务。 5.分布式操作系统
它是为分布计算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大量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被连结在一起,可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及广泛的数据共享。这种系统被称作分布式系统
(DistributedSystem)
。它在管理,通信控制和操作系统的结构等方面都与其他操作系统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分布计算机系统的分布于系统的不同计算机上,操作系统对用户的资
源需求不能像一般的操作系统那样等待有时直接分配的简单做法而是要在系统的各台计算机上搜索,找到所需后才可进行分配。对于有些,如具有多个
副本的文件,还必须考虑一致性。所谓一致性是指若干个用户对同一个文件所同时读出的数据是一致的。为了保证一致性,操作系统须控制文件的读、写、操作,使
得多个用户可同时读一个文件,而任一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用户在修改文件。分布操作系统的通信功能类似于网络操作系统。由于分布计算机系统不像网络分布得很
广,同时分布操作系统还要支持并行处理,因此它提供的通信机制和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有所不同,它要求通信速度高。分布操作系统的结构也不同于其他操作系
统,它分布于系统的各台计算机上,能并行地处理用户的各种需求,有较强的容错能力。[编辑本段]功能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
程序控制和人机交互等。计算机系统的可分为设备和信息两大类。设备指的是组成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打
印机,磁带存储器,显示器,键盘输入设备和鼠标等。信息指的是存放于计算机内的各种数据,如文件,程序库,知识库,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管理
系统的设备和信息都是操作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按一定的策略来进行分配和调度的。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就负责把内存单元分配给需要内存的程序以便让它
执行,在程序执行结束后将它占用的内存单元收回以便再使用。对于提供虚拟存储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还要与硬件配合做好页面调度工作,根据执行程序的要求
分配页面,在执行中将页面调入和调出内存以及回收页面等。 处理器管理或称处理器调度,是操作系统管理功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个允许多
道程序同时执行的系统里,操作系统会根据一定的策略将处理器交替地分配给系统内等待运行的程序。一道等待运行的程序只有在获得了处理器后才能运行。一道程
序在运行中若遇到某个,例如启动外部设备而暂时不能继续运行下去,或一个外部的发生等等,操作系统就要来处理相应的,然后将处理器重新分配。
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功能主要是分配和回收外部设备以及控制外部设备按用户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等。对于非存储型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等,它们可以直
接作为一个设备分配给一个用户程序,在使用完毕后回收以便给另一个需求的用户使用。对于存储型的外部设备,如磁盘、磁带等,则是提供存储空间给用户,用来
存放文件和数据。存储性外部设备的管理与信息管理是密切结合的。 信息管理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主要是向用户提供一个文件系统。一般
说,一个文件系统向用户提供创建文件,撤销文件,读写文件,打开和关闭文件等功能。有了文件系统后,用户可按文件名存取数据而无需知道这些数据存放在哪
里。这种做法不仅便于用户使用而且还有利于用户共享公共数据。此外,由于文件建立时允许创建者规定使用权限,这就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程序控制
一个用户程序的执行自始至终是在操作系统控制下进行的。一个用户将他要解决的问题用某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了一个程序后就将该程序连同对它执行的要求输
入到计算机内,操作系统就根据要求控制这个用户程序的执行直到结束。操作系统控制用户的执行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调入相应的编译程序,将用某种程序设计语
言编写的源程序编译成计算机可执行的目标程序,分配内存储等将程序调入内存并启动,按用户指定的要求处理执行中出现的各种以及与操作员联系请示有
关意外的处理等。 人机交互 操作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是决定计算机系统“友善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机交互功能主要靠可输入输出
的外部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来完成。可供人机交互使用的设备主要有键盘显示、鼠标、各种模式识别设备等。与这些设备相应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提供人机交互功能的
部分。人机交互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有关设备的运行和理解并执行通过人机交互设备传来的有关的各种命令和要求。早期的人机交互设施是键盘显示器。操作员通
过键盘打入命令,操作系统接到命令后立即执行并将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打入的命令可以有不同方式,但每一条命令的解释是清楚的,唯一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操作命令也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随着模式识别,如语音识别、汉字识别等输入设备的发展,操作员和计算机在类似于自然语言或受限制的自然语言这
一级上进行交互成为可能。此外,通过图形进行人机交互也吸引着人们去进行研究。这些人机交互可称为智能化的人机交互。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编辑本段]操作系统大全 早期操作系统(专利保护) TRS-DOS,ROM OS's TI99-4 Commodore PET,64,和 VIC-20, 第一套IBM-PC 苹果电脑 Sinclair Micro和QnX等 非Unix商业操作系统 CPM操作系统 MP/M-80 UCSD P-system Mini-FLEX SSB-DOS CP/M-86 DR-DOS FreeDOS MS-DOS PC-DOS Mach 由卡纳尼基梅隆大学研究 L4微内核 第二代微内核 CHORUS Choices Multics OS-9 NSJ Netware:一种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 Unix及类似系统 A/UX(Apple UNIX) Unix 微软Xenix ChorusOS Cromix UNIflex OS-9 IBM的AIX BSD FreeBSD NetBSD OpenBSD DragonFly BSD PC-BSD Digital UNIX,即之后康柏Tru64 DNIX HP的HP-UX GNU/Hurd SGI的IRIX Inferno Linux(或称GNU/Linux) Mac OS X MenuetOS Minix O/1 Plan9 SCO的SCO UNIX Sun的SunOS,即之后的Solaris System V Ultrix UniCOS 麒麟操作系统(Kylin),由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公司和民族恒星公司五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OS/390 z/OS Syllable 其他 Acorn Arthur ARX RISC OS RISCiX Amiga AmigaOS Atari ST TOS MultiTOS MiNT 苹果电脑(Apple/Macintosh) Apple DOS ProDOS Mac OS Mac OS X Mac OS X 10.4 Tiger Mac OS X 10.5 Leopard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Alpha) pink OS BeOS A/UX Be BeOS BeIA Digital/康柏(Compaq) AIS OS-8 RSTS/E RSX-11 RT-11 TOPS-10 TOPS-20 VMS(后更名为OpenVMS) IBM OS/2 AIX OS/400 OS/390 VM/CMS DOS/VSE VSE/SP VSE/ESA OS/360 MFT MVT SVS MVS TPF ALCS z/OS PC-DOS pink OS 微软(Microsoft) MS-DOS Xenix Microsoft Bob 基于MS-DOS操作系统的Windows Windows 1.0 Windows 2.0 Windows 3.1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NT 3.5 Windows NT 4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XP SP1 Windows XP SP2 Windows XP SP3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3 64-bit Edition 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 SP1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Windows Vista Business Windows Vista Ultimate Windows Vista Enterprise Windows Vista Starter 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Web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Web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Standard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Standard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Enterprise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Enterprise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Datacenter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Datacenter x64 Windows 7 Windows Server 2008 Novell NetWare Unixware SUSE Linux NeXT NEXTSTEP(即之后的Mac OS X) Plan 9 Inferno Prime Computer Primos 西门子 BS2000 - 用于西门子公司的大型主机。 SINIX(也称Reliant UNIX) - 用于西门子公司的UNIX电脑系统。 个人电子助理(PDA)操作系统 Palm OS Pocket PC EPOC Microsoft Windows CE Linux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Windows Mobile系列 Embedded Linux由Montista创造,在Motorola's A760,E680等机型上使用 Mobilinux由Montista创造 Symbian OS系列 Android(Google手机操作系统) 其他操作系统 动态可扩展操作系统 MIT的Exo Kernel 华盛顿大学的 SPIN 哈佛大学的 VINO illinois大学的Choices ReactOS[编辑本段]历史
各类平台上操作系统的功能演化综观电脑之历史,操作系统与电脑硬件的发展息息相关。操作系统之本意原为提供简单的工作排序能力,后为更新更复杂的硬
件设施而渐渐演化。从最早的批次模式开始,分时机制也随之出现,在多处理器时代来临时,操作系统也随之添加多处理器协调功能,甚至是分布式系统的协调功
能。其他方面的演变也类似于此。另一方面,在个人电脑上,个人电脑之操作系统因袭大型电脑的成长之路,在硬件越来越复杂、强大时,也逐步实践以往只有大型
电脑才有的功能。 总而言之,操作系统的历史就是一部解决电脑系统需求与问题的历史。 1980年代前 Maurice Vincent Wilkes,微程序的创建者
IBM
System/360,大型主机的经典之作第一部电脑并没有操作系统。这是由于早期电脑的建立方式(如同建造机械算盘)与效能不足以执行如此程序。但在
1947年发明了晶体管,以及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V.
Wilkes)发明的微程序方法,使得电脑不再是机械设备,而是电子产品。系统管理工具以及简化硬件操作流程的程序很快就出现了,且成为操作系统的滥觞。
到了1960年代早期,商用电脑制造商制造了批次处理系统,此系统可将工作的建置、调度以及执行序列化。此时,厂商为每一台不同型号的电脑创造不同的操作
系统,因此为某电脑而写的程序无法移植到其他电脑上执行,即使是同型号的电脑也不行。 到了1964年,IBM
System/360推出了一系列用途与价位都不同的大型电脑,而它们都共享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而非每种产品都用量身订做的操作系统)。让单
一操作系统适用于整个系列的产品是System/360成功的关键,且实际上IBM目前的大型系统便是此系统的后裔;为System/360所写的应用程
序依然可以在现代的IBM机器上执行! OS/360也包含另一个优点:永久贮存设备—硬盘驱动器的面世(IBM称为DASD(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另一个关键是分时概念的建立:将大型电脑珍贵的时间适当分配到所有使用者身上。分时也让使用者有独占整部机器的感觉;而
Multics的分时系统是此时众多新操作系统中实践此观念最成功的。 1963年,奇异公司与贝尔实验室合作以PL/I语言建立的
Multics[1],是激发10年代众多操作系统建立的灵感来源,尤其是由AT&T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所建立的Unix
系统,为了实践平台移植能力,此操作系统在1969年由C语言重写;另一个广为市场用的小型电脑操作系统是VMS。 80年代 第
一代微型计算机并不像大型电脑或小型电脑,没有装设操作系统的需求或能力;它们只需要最基本的操作系统,通常这种操作系统都是从ROM读取的,此种程序被
称为监视程序(Monitor)。1980年代,家用电脑开始普及。通常此时的电脑拥有8-bit处理器加上64KB内存、屏幕、键盘以及低音质喇叭。而
80年代早期最著名的套装电脑为使用微处理器6510(6502芯片特别版)的Commodore
C64。此电脑没有操作系统,而是以一8KB只读内存BIOS初始化彩色屏幕、键盘以及软驱和打印机。它可用8KB只读内存BASIC语言来直接操作
BIOS,并依此撰写程序,大部分是游戏。此BASIC语言的解释器勉强可算是此电脑的操作系统,当然就没有内核或软硬件保护机制了。此电脑上的游戏大多
跳过BIOS层次,直接控制硬件。
系统绩效评价理论学习部分对临床医学生而言有何作用
经过一天半的战斗,终于把操作系统概论这本书给拿下了。对于曾经专业课学过一些电脑硬件知识的我来说,这本书更加吸引我,以前一些听过的名词或高大上的词语在这本书上被详细介绍了,看的非常有收获。下面来总结下自己的收获:
首先第一章引论,在这里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包括了软件和硬件两部分。
接下来就是第一章的重点:操作系统。如下图:
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linux等。微软的windows系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从ms-dos---windows 3---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nt---windows 2000,再到现在win7、8甚至win10,微软始终在进步。unix是一个通用的交互式分时操作系统,有at&t公司下属的bell实验室开发,在诞生后,源代码就一直公开,用户可以参与到unix的升级中。unix的特点:1.短小精悍;2.可装卸的多层次文件系统;3.可移植性好;4.网络通信功能强。linux是网络时代的产品,继承于unix,并做了很多改进。
第一章总领了全书,后面的二三四五六章都是讲的计算机的各种管理,总结如下图:
在这里我把每章中的重点用红色的颜色标记出来了,这样在精读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的向外扩散,抓住考点,征服考试。第一遍阅读画的有点粗糙,在精读的时候再大大的丰富下。
操作系统概念学结 [篇2]
1.什么是计算机性能
所谓计算机的性能(performance)通常是指计算机的速度,它是程序执行时间的倒数。而程序执行时间是指用户向计算机送入一个任务后,直到获得他需要的结果这一段等待时间。
包括:
1.访问磁盘和访问存储器的时间
2.cpu 运算时间
#url#动作时间
4.操作系统的开销时间等。
2.linux桌面操作系统性能分析意义
1.操作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了其上应用系统的性能
2.性能评估结果是用户在操作系统选购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指标
3.为开发者优化操作系统的性能提供指导
4.为操作系统的评测提供依据
3.linux桌面操作系统性能分析难点
1.应用千差万别
2.测试点过多
3.依赖多种因素和特征
4.没有针对性
5.没有实际应用前景
4.如何评测计算机的性能
1.机器级的性能评测
机器级的性能评测,包括 cpu 和存储器的某些基本性能指标,计算机的可用性与有效性以及机器成本、价格与性/价比等,它是引进和购买计算机时最主要的选择依据。
2.算法级的性能评测
算法级的性能评测方法主要用于并行机评测,最初大都是为了评价并行算法的性能提出的,后来这些评测方法也被推广到并行程序上。
3.程序级的性能评测
程序级的性能评测主要是使用一组基准测试程序(benchmark)测试和评价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性能。
5.测试程序准确度层次
1.真实程序
通过运行实际应用程序, 例如 c 语言的各种编译程序、 tex 文本处理软件、 cad 设计工具 spice等
2.核心程序
它是从实际程序中抽取少量但很关键的代码段,并以此来评估程序性能
3.小测试程序
这些测试程序的代码长度一般在100行之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随时编写一些小段程序,并按已预知的输出结果(如皇后问题、排序问题、求素数等)来判断机器的性能。
4.综合测试程序
它是首先对大量的应用程序中的操作进行统计,得到各种操作比例,再以此比例人为制造出测试程序。
6.基准测试 6.1 含义
基准测试程序用于测试和预测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揭示不同结构机器的长处和短处,为用户决定购买或使用哪种机器最适合他们的应用要求提供决策。基准测试程序试图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器性能的标准。
6.2 分类
宏观微观:
宏观基准测试程序(macro-benchmark)和微观基准测试程序(micro-benchmark)两大类。 前者将计算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测试其性能,它相对于某一应用类来比较不同的计算机系统,所以对机器买主很有用,但它不能揭示计算机系统性能好、坏的原因。后者是测试机器的某一特定方面的性质,如cpu速度、存储器速度、i/o速度、os性能、网络特性等。
应用类别:
定点性能
浮点性能
web服务性能
数据处理性能
系统软件性能
科学与工程计算性能
6.3 主要的基准测试工具
lmbench
是由sgi的larry mcvoy所维护,是一种用于测试不同 unix 平台上 os 开销以及处理器、高速缓存、主存、网络和磁盘之间数据传输能力的可移植的基准测试程序。
whetstone
比较不同的计算机的浮点性能而设计的综合性基准测试程序。lmbench 着重测量以下内核组件:调度程序、进程管理、通信、联网、内存映射和文件系统。
dhrystone
主要为测试整数与逻辑运算性能而设计的综合型基准测试程序whetstone,dhrystone不能预测用户程序性能,这些基准程序的主要缺点是对编译程序比较敏感。
linpack
测试的基准是用全精度64位字长的子程序求解100阶线性方程组的速度,测试的结果以mflops(每秒百万次浮点运算)作单位给出。
spec
原主要是测试cpu性能的,现在强调开发能反映真实应用(如实际负载等)的基准测试程序,并已推广至客户/服务器计算、商业应用、i/o子系统等。
unixbench
应用比较广泛的unix类操作系统性能测试工具之一,它属于微观基准测试程序,它主要从cpu浮点运算能力,以不同缓冲区大小拷贝不同大小文件,管道吞吐量,进程生成速度,系统调用开销等方面来测试linux相关性能。
xbench
主要测试 xwindow 图形界面的性能。
iozone
文件系统的评测工具,对read,write,re-read,re-write,read backwards,read
strided,fread,fwrite,random read,pread,mmap,aio-read,aio_write 等一系列文件i/o性能进行了评测,是十分有用的文件系统性能分析工具。
ltp
最大的 linux 性能测试团体 linux test project 开展的开源测试项目, 这个团体专门从事 linux 性能测试研究。 这个项目收集了各种 linux 内核测试工具和相关资料, 它的目标就是为了通过把自动化测试引入到 linux 内核测试以提高linux 内核性能。
6.4 现状和不足
linux 基准测试程序都是微观基准测试程序,都是在测试机器的某一特定方面的性质,分别着重于 cpu 速度、存储器速度、i/o 速度、网络特性等等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偏重于硬件。把 linux 操作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针对 linux 的操作系统性能的宏观基准测试程序目前还没有。
现有的linux测试工具都是基于微观基准测试程序,对于操作系统而言微观可测点实在是太多,写一个全面的基于自顶向下三层的全面测试工具工作量大,并且也没有太大实用价值。毕竟应用是千差万别的,不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的得出 linux 版本性能优劣结论。
7.性能评测方法学
如何进行性能评测,一般一个性能评测的实际解决方案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让被评测系统处于压力负荷下;
2.测量系统执行有效特定任务的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耗时,执行特定任务的 cpu 利用率;
3.基于性价比考虑进行改进。进行性能评测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开发人员更好更深层次的理解系统, 找出系统瓶颈,并作出相应的改进。
8.三种性能评价技术
1.分析技术(modeling)
分析技术也叫建模分析,在一定设条件下,计算机系统参数与性能指标参数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按其工作负载的驱动条件列出方程,用数学方法求解。
2.模拟技术(simulation)
模拟技术按被评价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系统模型; 按系统可能有的工作负载特性建立工作负载模型;语言编写模拟程序,模仿被评价系统的运行;设计模拟实验,依照评价目标,选择与目标有关因素,得出实验值,再进行统计、分析。该技术的特点是可应用于设计中或实际应用中的系统,可与分析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混合系统。
3.测量技术(measurement)
测量技术只能对已投入使用的系统进行测量, 通常用不同层次的基准测试。
9.工作量选区(workload)
工作量就是模拟实际工作的工作任务,一个工作量它要产生针对该被评测系统实际工作应用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并且该工作任务应该对系统产生相应的压力负荷 ,一个好的性能评测工作量应该包括以下基本特征。
可测量性
可反复性
不变性
典型性
10.自顶向下分析法
1.系统层(system level):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网络等;(硬件)
2.应用层(alication level):包括锁、线程、堆、api 等;(程序)1
3.微结构层(micro-achitecture):包括数据队列、循环结构、cache 优化等。
11.衡量linux桌面系统性能评价的主要标准和参数
1.响应时间(elapsed time)
内核完成某一任务(程序)所花费的时间,如磁盘访问、存储器访问、输入/
输出等待。
2.cpu 时间
程序在cpu中的执行时间。以秒为单位。
3.cpu 利用率
12.衡量linux桌面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主要标准
提供一个统一的、客观的、公正的和可相互比较的评价计算机的标准。
1.权威性
不是自己凭空想象,要有可靠的理论及事实依据支撑,业界广泛认可。
2.系统化
不是现有benchmark和工具的简单组合,而是能够系统化评估整机性能的方案。
它能够反映出整个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综合处理能力,而不单纯是软件或者硬件,也就是说同一个硬件平台上测试,能够反映出不同操作系统性能不同,且在同一个操作系统,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性能测试也应该有所不同。
3.全面性
是对整机的整体性能测试,不是单纯的某个硬件或者某一方面能力的测试。
4.实用
要求该方法有实用价值,参考意义。
5.公正性
不一某些利益为目的的。
13.如何确定测试负载
从微观基准理论的角度来看,操作系统的基本性能参数实在是太多,基本性能参数测试包括 cpu、内存、i/o、网络、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的性能指标。
从宏观基准测试理论出发就简单多了, 主要是要确定合适的工作量来模拟有代表性的用户作业。工作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理论依据,可以借鉴现有各种linux 测试工具实践结果。
14.如何测试linux操作系统性能
linux 桌面操作系统是近几年来基于 linux 内核发展起来的面向用户桌面应用的操作系统,内核还是基于 linux,只是在其上添加了很多窗口程序,并且在用户界面和友好度上作出了很大的改进,更加易用和实用。
测试 linux 性能的关健在于测试 linux 内核性能,而测试 linux内核性能又可以细化成五大子系统的测试。可以针对内核这五大子系统设计工作量负载。
操作系统概念学结 [篇3]
linux操作系统学结(一)
最近粗略地看了一遍linux操作系统的书籍,主要讲的都还是一些概念上的知识,并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内核以及内部机制。现在总结一下看了书后的一些知识上的收获:
linux最大的魅力是支持gpl,并且以网络为核心。其实操作系统的作用就是有效地整合软、硬件而为用户工作。操作系统提高了开发的效率,我学习linux,关键也是在于研究了解其内核构造。
说到linux的历史,其最初版本是有芬兰的一个大学生linustorvalds开发的,现在的linux版本是聚集了很多人的智慧后开发出来的。linux包含了人们对操作系统的很多期望,比如真正的多任务、虚拟内存、世界上最快的tcp/ip程序、共享库以及多用户支持等,而很多这些功能在windos中都是没有支持的。linux继承了unix的几乎所有特征,又有新创的许多新特征。在home根目录下可以创建多个用户目录,而实现多用户操作。其文件系统与windos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linux还有丰富的接口。它的源码开放,可以跨越多个平台。总之,linux的强势在与它的网络功能和硬件的高效率。
linux是以独占方式执行最低层的任务,包括程序级及用户级的级别。与图形界面比起来,shell用起来更加直接与快速。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在linux下显得更加简单和方便。从linux2.0内核版本开始支持多内核模式,并且引入动态的模块技术,是系统在运行时可以修改内核,实现了内核的动态可伸缩性,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不稳定性。
我国的linux研究仍然走在世界一流水平的后面。linux内核发展方向主要是硬件支持,嵌入式系统和分布式系统三个方面。这需要大量的硬件驱动程序开发以及互联网分布式系统开发。
处理机即为cpu。在但处理机系统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并发执行,只是串行执行的家乡而已。提高处理机的使用率关键是要合理地安排各个程序之间的相互切换。作业其实就是用户的一个请求,而联机作业需要各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性地执行。shell命令具有交互性,实时性较强,可以一次执行一条命令或者批处理执行脚本命令。进程是动态执行的程序。linux下的进程应该与windos下的进程是一致的,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号。而进程树清晰地展现了进程之间的关系。进程控制块pcb包含了处理器以及文件系统的大量信息,很多进程都是根据pcb来进行调度的。
linux中使用的虚拟存储器的作用是使用有限的内存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根据程序运行的局部原理来吧物理内存划分成有一定规则的小块,每次只装入需要运行的小块到内存中运行。这需要合理地调配内存与外存之间的关系,把内存中不需要的小块暂时存放至外存之中,而cpu只进行部分程序的访问。通过多次地交换内外存之间的信息来制象,这就是虚拟内存。系统用段机制以及分页机制。
我们知道设计操作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硬件,是cpu尽可能地处于工作状态,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cpu调度了。处理机调度的级别从高至低依次分为作业调度、交换调度、进程调度和线程调度。作业调度是最高级别的,是针对作业的创建以及结束进行的;交换调度是指进行内外存之间进程的相互调换;进程调度是指进程的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而最后的线程调度是指占用处理机与否之间的转换。
外设通常是指除了cpu与内存之外的硬件设备统称外设。通过接口进行连接和统一管理。设备管理的目的是管理协同好繁多的外部设备,是它们能够有序的工作。在linux中把设备当作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可以用文件操作方式来操作硬件设备。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是直接操作硬件,并且为其提供接口。
linux的文件系统是其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文件系统进行数据以及设备的统一管理,并为用户命令和系统函数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在进程控制块pcb中有文件的系统信息。把设备均抽象为文件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为设备管理提供统一的接口。
默认的文件系统是ext2。虚拟文件系统是位于linux文件系统层析结构的顶层,进行管理各种逻辑文件系统,或者说是同化各类逻辑文件系统,实现其跨平台的特性。
linux文件系统用多重索引的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链表方式。文件系统中的每一个文件,目录以及设备均同级,并且对应于一个i节点。内存中的i节点是磁盘中的i节点的映像,目的是减少设备存取的次数,提高文件的访问效率。
linux目录本身也是一种文件,称为目录文件。单级目录存在文件命名的冲突,而在多级目录中,使用目录树来记录目录结构。在文件共享中,一般使用文件的绝对路径来访问文件,如果要进行共享文件的话,必须先回溯,在向下寻找共享的文件,这样的方法效率比较低下。而通过改进的链接文件的方法进行文件共享,会使目录树形成网状结构。
linux系统的根目录是root目录,其下面有多个默认的子目录。bin是实用程序的子目录,存放常用的系统工具;boot子目录存放系统启动时的映像文件;dev子目录中为每个设备均分配了一个i节点;ect是基本数据子目录,存放系统的用户口令,网络配置等设置文件;home是用户数据子目录,默认情况下的用户登录后均到达这个子目录;lib目录存放库函数;root是超级管理员的用户目录等。
虚拟文件系统vfs进行统一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系统,无法存在于物理磁盘当中,只能存在与内存之中,负责管理并控制下层的逻辑文件系统,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逻辑文件系统,它为多种逻辑文件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并进行管理。
总之,粗略地学习了linux操作系统知识后,对整个系统的架构和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linux特殊的文件系统和存储管理有了较深的印象和理解。今后有机会一定要更深地了解linux的内部构造。
操作系统概念学结 [篇4]
1.什么叫同步? 相互合作的两个进程之间需要在某个(些)确定点协调它们的工作,一个进程到达了该点后,除非另一进程已经完成了某些操作,否则就不得不停下来,等待这些操作的完成。这就是进程间的同步。
什么叫互斥?
两个进程由于不能同时使用同一临界,只能在一个进程使用完了,另一进程才能使用,这种现象称为进程间的互斥。
①同步的主要特征是:一个进程在某一点上等待另一进程提供信息,两进程之间存在直接制约关系,其表现形式为进程—进程。②互斥的主要特征是争用,两进程间存在间接制约关系,其表现形式是进程——进程。
2.试给出p、v操作的定义。
p、v操作是定义在信号量s上的两个操作,其定义如下:
p(s):①s:=s-1;②若s≥0,则调用p(s)的进程继续运行;③若s<0,则调用p(s)的进程被阻塞,并把它插入到等待信号量s的阻塞队列中。
v(s):①s:=s+1;②若s>0,则调用v(s)的进程继续运行;③若s≤0,则从等待信号量s的阻塞队列中唤醒头一个进程,然后调用v(s)的进程继续运行。
如何利用p、v操作实现进程间的互斥?
p、v操作是解决同步与互斥问题的有力工具。为解决互斥问题,应取如下步骤: 首先根据给定问题的描述,列出各进程要执行的程序。其次,设置信号量。互斥问题中,在临界区前面加p(s),临界区后面加v(s)。最后确定信号量的初值。在互斥问题中,信号量通常取为互斥的个数。
说明信号量的物理意义:
信号量s>0时,s的`数值表示某类可用的数目,执行p操作意味着申请分配一个单位的;当s≤0时,表示无可用,此时s的绝对值表示信号量s的阻塞队列中的进程数。执行v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的。
3.如何利用p、v操作实现进程间的同步?
p、v操作是解决同步与互斥问题的有力工具。为解决同步问题,应取如下步骤:首先根据给定问题的描述,列出各进程要执行的程序。其次,设置信号量。同步问题中有几个同步点就设置几个信号量,等待的地方加p(s),发信号(解除等待)的
地方加v(s)。最后确定信号量的初值。在同步问题中,信号量的初值一般取0.在同步和互斥中,信号量初值的设置有何不同:在同步问题中,信号量的初值一般取为0,在互斥问题中,信号量通常取为互斥的个数。
4.高级通信原语有何优点?
能够实现在进程之间传递大量的信息。
在消息缓冲通信方式中,发送原语和接收原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发送原语的作用:将欲发送的消息从发送区复制到消息缓冲区,并把它挂起在接收进程的消息缓冲队列末尾。如果该接收进程因等待消息而处于阻塞状态,则将其唤醒。
接收原语的作用:把发送者发来的消息从消息缓冲区复制到接收区,然后将消息缓冲区从消息队列中消去,如果没有消息可以接收,则进入阻塞状态。
5.什么是信箱?
信箱用于存放信件,而信件是一个进程发送给另一进程的消息。
信箱的数据结构:信箱头和信箱体。信箱头是信箱的描述部分,信箱体由若干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可存放一个信件。
信箱头包括的信息:①信箱名②信箱大小③已存信件数④空的格子数。
如何用信箱实现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
进程a想向进程b发送消息前,先把消息组成一封信件,然后调用send原语向进程b发送信件,并将信件投入进程b的信箱中。进程b为得到进程a的消息,只要调用receive原语就可以从信箱中索取来自进程a的信件。这就完成了一次进程a到进程b的通信过程。
6.在网络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用消息传递的通信机制?
基于共享变量的通信方式适用于网络中各节点内部诸进程之间的通信,而基于消息传递的通信方式适用于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进程通信。
在消息传递的通信机制中有哪些通信方式?①通信原语 ②远程过程调用 ③组通信。
7.什么是同步原语?
当一个进程调用一个send原语时,在消息开始发送后,发送进程便处于阻塞状态,直至消息完全发送完毕,send原语的后继语句才能继续执行。当一个进程调用一个receive原语时,并不立即返回控制,而是等到把消息实际接收下来,并把它放入指定的接收区,才返回控制,继续执行该原语的后继指令。在这段时间它一直处于阻塞状态。上述的send和receive被称为同步通信原语或阻塞通信原语。
什么是异步原语?发送进程在调用send原语后,并不进入阻塞状态,它不等消息发送完就继续执行其后继语句。
在使用异步通信原语时,发送者在消息发送完成前为什么不能使用缓冲区?
因为倘若发送进程在消息发送完成之前,即在消息发送期间使用或修改原来的缓冲区,将会造成错误。
如何解决?
有两种办法(应用异步原语):①用带拷贝的非阻塞原语,即让内核把消息拷贝到内核缓冲区,允许调用进程继续运行。②带中断的非阻塞发送,即当消息发送完成后,中断发送进程,通知发送进程此时缓冲区可用。
8.在进程间通信如何保证消息不会丢失?
为了保证消息被对方收到,可用可靠原语。具体作法是:客户向服务器方发一请求后,服务器对这一请求,由其内核向客户内核返回一个确认ack,当客户内核收到这一消息后,就唤醒客户进程。在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应答共需四个消息:①从客户向服务器的请求②从服务器内核向客户内核返回一个确认③从服务器到客户的应答④从客户的内核向服务器内核返回一个确认。
9.远程过程调用:在网络或分布式系统中,设有任意两个节点a、b,节点a上的进程调用节点b上的一个进程时,节点a上的进程被挂起,在节点b上执行被调用的过程,消息以参数的形式从调用进程传送到被调用进程,并将被调用过程执行的结果返回给调用进程。这种通信方式称为远程过程调用。
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允许某一节点上的程序调用其他节点上的过程或函数。例如节点机a上的进程调用节点机b上的过程,节点机a的调用进程被挂起,在节点机b上执行被调用过程。消息以参数的形式从调用过程传到被调用过程,被调用过程执行的结果再返回给调用过程。对程序员来说,他看不到消息传递过程和i/o处理过程。
10.rpc的透明性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要使得远程过程调用尽可能像本地调用一样。调用过程应该不知道被调用过程是在另外一台计算机上执行,反过来也是如此,被调用过程也不应该知道是由哪个机器上的进程调用的。如何保证这一透明性:远程过程调用为实现其透明性,在客户机上设置一个客户代理,同样在服务器机上设置一个服务器代理。
11.简述远程过程调用的步骤。
①客户过程以通常方式调用客户代理。②客户代理构造一个消息并陷入内核。③本地内核发送消息给远程内核。④远程内核把消息送给服务器代理。⑤服务器代理从消息包中取出参数并调用服务器。⑥服务器完成相应的服务,将结果送给服务代理。⑦服务代理将结果打包形成一个消息并陷入内核。⑧远程内核发送消息给客户机内核。⑨客户机内核把消息传送给客户代理。⑩客户代理取出结果,返回给客户的调用程序。并以实例说明。
12.试说明远程过程调用的优缺点。
优点:格式化好、使用方便、透明性好;
缺点:缺乏灵活性。
在具体实现上尚有哪些难点需要解决?
①远程过程调用的参数在系统内不同机型之间的通用能力有所不足。②缺乏在一次调用过程中多次接收返回结果的能力。③远程过程调用缺乏传送大量数据的能力。
13.什么叫组通信?
在网络系统中,一个相互作用的进程集合称为组。一个发送者在一次操作中将一个消息发送给多个接收者的通信,称为组通信。
它应用于何种场合?在网络系统中可以用组通信方式。
组通信的主要特征是?当一个消息发送给这个组时,该组的所有成员都可以接收,组通信具有“一对多”的形式,即一个发送者,多个接收者。
组通信的实现?组通信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硬件。在一些网络系统中,可以为组指定一个特殊的网络地址。可用多播式、广播式、单播式。
简述系统评价的内容
1、了解医疗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包括医疗的配置、医疗服务的提供、医疗质量的保障等方面。
2、掌握评估医疗机构绩效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指标体系的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估报告的撰写等方面。
系统评价名词解释
统评价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或技术科学,作为方法论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它研究系统评价活动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各环节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比如,它研究评价过程的基本结构即步骤逻辑,研究评价过程中各种参与者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研究系统评价学科的发展规律等,我们称为评价原理。第二,系统评价学为具体的评价实践提供可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各种操作步骤、评价模型等,我们称为评价技术或评价方法,这两个部分是相辅相称的。评价原理是指导评价活动的基本理论,评价技术的选择要在评价原理的指导下进行。评价模型和评价技术有时并不是为系统评价专门设计的,在其它一些学科研究和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也可使用。所以,系统评价学是一门关于系统评价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技术方法论的学科。这是从系统评价学的内容上下的定义。
在矛盾论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如果套用关于科学研究对象的理论,那么可以认为系统评价学的研究对象是“评价效果与评价方法”的矛盾关系。“方法与效果”的矛盾关系是一切方法论学科的共同特征,不同社会实践领域的方法与效果矛盾关系就构成了各门技术科学的研究对象。
为了解决评价效果与评价方法这一种矛盾,我们需要研究系统评价的基本规律、基本范畴、基本原则,需要设计各种评价模型、模式,需要发明各种评价技术。这就是系统评价学研究的两大方面:科学与技术。
名词解释:系统、人机系统、评价、人机系统评价
系统 baike.baidu/view/25302 (拼音 [xì tǒng] ) systematic a system; a scheme 根据中华大词典的解释,它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例:组织系统,灌溉系统。 解释二:有条有理的。
例:系统学习,系统研究。 系统: ①有条理;有顺序:系统知识|系统研究。
②同类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循环系统|商业系统|组织系统|系统工程。③由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与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系统相对较高一级系统时是一个要素(或子系统),而该要素通常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是整体性,其功能是各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
它具有结构和功能在涨落作用下的稳定性,具有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其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以及历时性。④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几种器官按一定顺序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联合体。
如高等动物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能进行气体交换。 系统:不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等不同的东西,但又能协调统一到一起,有联系有区分有上下左右结构层次区别的,能构互相转换互相循环,有主有次有前沿有源头,等像水系,像自然运转这样的结构层次的东西,称之为系统!一个系统是由许多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较复杂的系统可进一步划分成更小、更简单的次系统,许多系统可组织成更复杂的超系统。
>人机系统 baike.baidu/view/173345 定义:由人和机器组成,通过人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 (他是工控软件人机介面组态软件。
工控组态软件的可靠性、易用性、灵活性的重要性。随着应用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一个典型的工控软件包括RTDB、HDB、HMI、REPORT、WEB五大部分,) 在生产过程中,能完成预定任务的人和机器、设备、工具、环境相结合的整体。
人机系统有五种类型和三种基本形式。五种类型是:人与工具的结合;人与工作机的结合;人与动力机的结合;人与控制机的结合;人与微机的结合。
三种基本形式是:人作为劳动者的人机结合形式;人作为控制者的人机结合形工;人作为监视者的人机结合形式。各种类型的或形式,均以安全、舒适和高效为目标。
人机系统的安全,一般以下列要素作为研究基础: 1.人的要素。主要考虑人的心理智和生理特点,防止人的“意识中断”或“意识迂回”(走神)时产生的危险。
2.机的要素。主要考虑安全预防措施,防止人在能力不足时引起的事故。
3.环境要素。主要考虑环境要适合于人的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
4.作业因素。主要从作业方法、作业负荷、作业姿势、作业范围等方面考虑到人能否胜任,能否减轻劳动强度,能否减轻疲劳,对人有否危害等。
>评价 baike.baidu/view/26945 (1)评估价值,确定或者修订价值(to determine or fix the value of); (2)通常通过详细、仔细的研究和评估,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ce, worth, or condition of usually by careful raisal and study)。 含义: 第一,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 第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的一个复合分析过程。
由此可见,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本质上是一个判断的处理过程。
Bloom将评价作为人类思考和认知过程的等级结构模型中最基本的因素。根据他的模型,在人类认知处理过程的模型中,评价和思考是最为复杂的两项认知活动。
他认为:“评价就是对一定的想法(ideas)、方法(methods)和材料(material)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一个运用标准(criteria)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评价(Evaluation)就是指,通过评价者(Evaluators)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注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其中,所谓评价者(Evaluators),也称为评估人,主要是对某个对象进行评价的主观能动体。
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导向功能。
3.激励功能。
“系统”名词解释
系统 [xì tǒng]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同类事物
2.有条理或有系统的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体系
反义词
零乱 零碎
百科释义
能够完成一种或者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叫做系统。系统一词创成于英文system的音译,并对应其外文内涵加以丰富。系统是指将零散的东西进行有序的整理、编排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整体。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中,人们把能加工、变换数字信号的实体称作系统。由于处理数字信号的系统是在指定的时刻或时序对信号进行加工运算,所以这种系统被看作是离散时间的,也可以用基于时间的语言、表格、公式、波形四种方法来描述。从抽象的意义来说,系统和信号都可以看作是序列。但是,系统是加工信号的机构,这点与信号不同。人们研究系统,设计系统,利用系统加工信号、服务人类。除上文的四种描述方法,描述系统的方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