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未来电脑系统_阿里巴巴未来科技
1.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这个鸿蒙系统究竟可以应用在哪里?
2.阿里入局教育信息化,要用自带ToB基因的钉钉变革教育行业
3.阿里的未来将会是怎么样的?
4.阿里腾讯,谁才是中国未来云计算之王?
5.阿里披露新定位下的发展路线
阿里巴巴的未来向何方,要先看看阿里巴巴的曾经和现在。
马云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时,中国 社会 上很多人尚没有真正玩过电脑。显然,这是一块未开垦的全新领域,在资本的支撑下,阿里巴巴开始了将实体店搬上网络的征程。有人说抄袭了亚马逊,有人说仿造了e-bay,那个时候人们还在用QQ,MSN,雅虎。不管怎么样,马云和他的18位小伙伴确实走出来,是运气使然,还是 社会 进步的必然留待后人去评说。
阿里巴巴在商业上是成功的,围绕着淘宝电商平台,吸引了广大的商家和消费者。客观上确实实现了商业模式和营销渠道的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讲,说它颠覆了传统还真是恰如其分。初心都是好的,商家发现除了线下开店外,完全多了一条盈利的道理。线上开店,在当时的红利期,确实节约了成本,省了人工,租金,线上传播比线下做广告便宜得多。
从淘宝开始,阿里巴巴走上了一条快速扩张的道路。从菜鸟物流、支付宝支付一直延伸到金融、音乐、出行、 旅游 、 健康 、酒店、影业等各行各业。双十一购物节的成功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财富的积累使得阿里巴巴成为一个符号,象征着普通人也可以创造神话的梦想。自然,作为这个符号的代表人物,马云俨然已经封神。
阿里巴巴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曾经令其骄傲和成功的那一个,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在很多普通人眼里,马云就等于阿里巴巴。但随着上海滩讲话以来,马云以及其背后的阿里巴巴俨然成了被分析,被剖析,被解读的状态。大部分人无论其专业程度或者仅仅凭情绪在讲话,都指出马云性格中的高调,阿里背后运营的流量,金融,商业逻辑是存在问题的。有人煞有其事地翻出马云曾经的金句:996是福报,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等等。放在当下,颇有讽刺的意味。
这意味着在国家反垄断,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的宏观政策之下,阿里巴巴不仅仅面对着流量封顶,竞争对手强劲的现实困难。频频用马斯克来对比马云,用官媒中的星辰大海来对比互联网巨头们和小商小贩们的菜篮子之争。很明显,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已经不可能再保持过去几十年那样的高速增长。与其说马云是贪婪的,不如说是其背后的资本是贪婪的。资本需要大规模地持续地保持增长率,而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如果没有新的大领域流量,要保持这种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
阿里巴巴的未来就在于是否能从认知上彻底颠覆自己引以为傲的价值观,首先要颠覆的不是什么银行业,不是什么传统保守,而是阿里自己的认知。
全盘否定马云的成绩和贡献,否定阿里巴巴带来的中国经济 社会 的转变,否定电商,金融等等布局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真实的。但阿里巴巴需要转变,这是个问题。
阿里巴巴的未来,很明显在国内电商市场已经市场饱和,积极地走出去,开启全球扩张是必然的。
同时,将深度提升服务质量,为商家,为消费者找到一条互联网 科技 真正能够发展,能够受益的道理,而不是不断地提出新的概念口号,本质还是为了攫取更大的流量。
部分转型向真正的 科技 领域,实体经济发展。马云曾经提出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新制造的五个新概念。现在看来,重点应该放在新能源,新技术和新制造领域。有人拿达摩院来为阿里做说辞,但普通人看到的是芯片受制,半导体产业受制,能源受制,航空发动机受制,工业软件技术受制等等。虽然我们不能因此说马云和阿里巴巴必须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显然,当人们看到任正非下到矿井,研究5G技术如果解决矿山生产安全,董明珠、曹德旺坚持力挺实体经济时,马云和阿里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即便马斯克的火星飞船炸了,人们也将矛头对准马云。
现在,是来回答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争论了。应该说都有用,虚拟经济,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也是未来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实业兴邦这四个字显得那样的沉甸甸。
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这个鸿蒙系统究竟可以应用在哪里?
目前来看,华为是比阿里强太多了。可以说,未来几年内,阿里巴巴是无法超过华为,甚至和华为站在同样高度的。甚至,有一些方面,可能是阿里一辈子都无法超越华为的。
我们从几点来深入分析一下:
第一、华为是100%的纯中国企业,没有上市,没有一丝国外的资金占股。
而如今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这样的三大巨头,基本都是有外资投资的,而且都是上市公司,这一点,华为当之无愧,无人能及。
第二、华为在2018年营收达到72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5%!
相当于腾讯的2倍,腾讯在2018年营收达到3127亿人民币,虽然营收不足华为的一半!
约为阿里巴巴的3倍,2018年阿里营收达到25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1%!
第三、华为的强大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营收上华为比阿里和腾讯都强,但是从净利润上有差别。
华为的净利润仅有5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1%。
腾讯的利润非常高,达到787亿人民币,比华为还要高。
而阿里的净利润达到640.93亿人民币,同样比华为利润更高!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1、华为研发投入高达1015亿人民币,投入占比达到14.1%,排在欧盟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行第五名,而且华为在最近10年,研发投入高到4800亿人民币。虽然营收很高,但是华为更注重研发。
而阿里巴巴的研发投入仅有287亿人民币,只有华为的1/4多一点。
2、华为在2018年这段时间,受到了美国的打压,这是一个“小小的”企业,对抗世界第一霸主的较量。但是,结果却是,华为的业绩依然坚挺,并且毫不示弱。
3、华为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任正非的股份占比不到1.4%,其他98.6%的股份都是员工持有,都是骨干持有,都是研发团队的人才持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华为把大部分的利润和分红给了员工。这是阿里无法做到的。
总结
所以,综合来看,华为的潜能真的太大了,甚至从做企业的角度,做中国100%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来看,阿里和华为还有一定的距离。
虽然,利润上阿里比华为多了点,但是从目前整个市值、自身的实力、对于 社会 的贡献,以及世界的影响力来看,华为当之无愧的是目前独角兽企业霸主之一,阿里和华为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华为是一个明星企业 ,也是中国民企排名第一位的企业,其 科技 实力更是被认为是可以作为表率的一家企业,而阿里巴巴做为电商的领头羊,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其发展速度比华为还要更快,那么阿里巴巴未来是否会超越华为了?
1、华为的营收情况
2018年华为的营收是7212亿元 ,同比增长19.5%,在这种体量之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实在是难能可贵。华为的营收也并非都是增长如此迅猛,在2011年到2013年的三年间,就出现过“低迷期”,营收增速才10%左右,但是从2014年 开始华为的营收增速就上了一个台阶,每年保持20%,甚至30%的增长,在这一增长速度下,华为的营收也很快从哪2000多亿站上了3000亿、4000亿、5000亿、6000亿、7000亿的门槛,甚至在2019年都有可能突破8000亿的门槛。
华为的营收大幅增长,一方面有赖于4G网络的铺设 ,带来的巨额投资,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华为在移动终端取得的巨大成功,从手机市场的一个小玩家,变成行业老大。
2013年的时候,华为的消费者业务贡献的营收是570亿人民币 ,占总营收的比例是24%。
但是到了5年之后的2018年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增 长到了3489亿元,占营收比例达到了48%。华为消费者业务贡献的营收同比上年增长了45%,相比2013年的570亿的营收,更是增长了510%;而在同期,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从1601亿元增长到了2940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84%,而且在2018年还出现了负增长,运营商业务贡献的营收萎缩了1.3%。
另一个就是中国对华为营收的贡献更加突出 ,在2013年的时候,中国地区贡献的营收占比为35%。
而到了2018年,中国地区贡献的营收达到了51.6% ,贡献的营收比例相比2013年的35%大幅上升。
华为未来还能保持如此之高的增速吗?上半年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外界都担心华为的业务增长,但是2019年上半年业绩出来后,实现了4013亿人民币的营收,增长23.2%,似乎是越战越勇的态势,任正非后来在访中也讲到,华为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上半年业绩仍然保持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国内客户的大力支持,以及销售的惯性作用导致。所以未来华为是否能够保持15%、或者20%的增速是非常存疑的。
爱2019年上半年华为保持业绩的增长是有赖于消费者业务的增长 ,消费者业务贡献营收的比例,从2018年的48%增长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55%,半年之间又提高了7个百分点。
2、阿里巴巴的营收情况
2019年的年报显示阿里巴巴的营收为3768亿元(2019年年报的时间是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 所以大体上可以把阿里的2019年的年报看作是自然年2018年的营收。下面我为了方便做比较,就用自然年度来代替,我说的2018年的营收,其实指的是阿里2019年年报的营收(也就是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间的营收),其他年度的营收也是以此类推。
2018年阿里巴巴的营收是3768亿元人民币 ,同比 增长50.5% ,而2019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实现营收1149亿元,同比增长 42% 。如果按照这个增速,2019年阿里的营收将会达到5000亿。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阿里巴巴过往的营收情况, 2011年的时候,阿里巴巴的营收只有200亿元,到了2018年已经增长到3768亿元,增长了18倍。
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速不可谓不快 ,复合增速达到了52%,而华为同期的复合增速是20%。
3、阿里巴巴有没有可能追上华为的营收?
有可能的,过去7年的时间,阿里巴巴的复合增速是52% ,而华为的复合增速是20%,增速的不同造就了两者成长速度的差异,7年时间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长了18倍,而华为的营收增长了2.5倍。
2017年阿里巴巴的营收是2503亿元 ,比华为2013年2390亿元高出了113亿元,但是2018年阿里巴巴的营收已经是相当于华为2015年的营收规模了,两者的营收分别是3768亿元和3950亿元。
如果2019年阿里巴巴保持首季度的增速42% ,那么2019年的营收将达到5035亿元,相当于华为2016年5216亿元的规模。
如果我们设未来几年阿里巴巴保持40%的增速 ,而华为保持20%的增速,那么几年后阿里能够追上华为呢?
答案是4年时间,也就是2022年!
时间好像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很多,但是商业就是如此, 你能想到阿里巴巴在2011年的时候营收只有200亿元吗?而当时华为的营收已经是2039亿元了,阿里巴巴只有华为的10%。而到了2018年,阿里巴巴的营收已经达到了华为的52%,商业上的事情就是如此, 速度决定了规模,天下商业唯快不破 。华为要追赶三星、苹果等巨无霸企业,依靠的也是速度,苹果已经是负增长了,这是 华为赶超的机会,当 前华为的营收只有苹果的40% 。
总结:其实未来华为的增速要保持20%是非常困难的 ,保持10%-15%已经是不错了,尽管手机业务在迅速增长,但是行业已经是负增长了,只能在萎缩的存量中进行竞争,这会非常激烈,目前还存货的手机品牌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败的。华为要抢占他们的份额也不容易,尤其是当前手机并没有什么重大技术的突破带来换机潮,至于所谓的5G,每家手机品牌都是平等机会,都可以同时推出5G手机,并非是某一家手机独享的技术。
当然了,未来几年阿里巴巴要保持40%的增速也很困难 ,因为互联网的红利正在衰退,阿里巴巴保持30%的增速已经是成功。
无论以哪种方法计算,未来四五年内 ,阿里巴巴的营收赶上华为的营收是非常有可能的。
当然了,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华为都是非常优秀的企 业,在各自的领域里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创造了巨大的 社会 价值,本文的比较只是单纯的从营收规模做比较,并非是比价两家企业的优劣,这两个企业都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企业,两位创始人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企业家。
不会超过华为
不排除有这个可能,阿里巴巴这几年的营收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9财年阿里巴巴营收为人民币3768.44亿元,同比增长50.58%。不久前阿里巴巴公布的2020财年一季度数据显示,阿里巴巴营收为1149.2亿元,同比增长42%,速度虽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我们再来看看华为,华为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其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7212亿元,几乎是阿里巴巴的2倍,领先幅度不小。近年来华为的营收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增速不及阿里巴巴的一半。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为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
其实如果两者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增长,未来几年阿里巴巴的营收是不可能超过华为的,但大家都知道,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受到不公平打压,这对华为的发展肯定会有影响,上半年华为之所以能够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华为才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上半年的业绩影响比较小。华为总裁任正非早前就曾表示,华为重新恢复振兴需要三至五年。以阿里目前的增长势头,不出三年它的营收就可以翻一翻,当然,阿里巴巴未来几年能否保持超高速增长也是未知的,存在很大变数。
总之,不管未来几年阿里巴巴的营收能否超过华为,阿里和华为都是我国优秀的 科技 公司,谁的营收高也无所谓。
阿里巴巴的营收肯定在四年内超过华为!阿里巴巴国际站,1688.速卖通,菜鸟,阿里云,蚂蚁 科技 ,饿了么,盒马鲜生,钉钉,菜赞达,哈啰出行,淘宝直播,淘宝特价版等都在快速发展壮大!是中国唯一可以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第一企业的领军者!
尽管从感情倾向上讲,相信大多数国人都希望自主创新的华为一直领先,但以目前阿里集团的疯狂膨胀态势,营收超越只是迟早的事,我个人认为五年左右阿里营收会超过华为。
从商业模式,阿里是标准的互联网公司,无边际效应,轻资产,式扩展几何数增长,而华为还是传统的技术研发类公司,增长发展方式比较稳定。因此单纯从商业模式讲阿里绝对占优。
近日,由美国全球投资数据库CBinsights发起的全球商业联赛,阿里巴巴一路过关斩将,接败美国的诺华制药、迪士尼、特斯拉、SpaceX、苹果、亚马逊,登顶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投资者心目中最值得长期投资的企业!
说明,在国际上不光华尔街等投行包括全球投资者都认可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
而且产品和布局上,阿里丰富多元更突出。
阿里旗下都是重杀器:蚂蚁金服(估值6000亿)、菜鸟物流、阿里云(增长迅猛,全球第二,仅次于亚马逊),电商平台:淘宝、天猫、1688国内站、alibaba国际站、Aliexpress 全球速卖通。
从国际化来说,目前阿里走在前面。阿里的支付宝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也是影响世界范围。
华为则主业突出,作为专注通迅的国际化技术企业,华为在5G时代在世界领先,然而由于涉及到基础通讯网络的国家战略,在某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受到排斥和抵制,影响了它的快速拓展和营收的大幅提高。
再看营收:2018财年阿里巴巴营收为人民币3768.44亿元,而2018年的华为营业收入为7212亿元,几乎是阿里巴巴的2倍,领先幅度不小。
但阿里巴巴这几年的营收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华为的营收保持20%左右的增长,增速不及阿里巴巴的一半。因此,按此增长速度,阿里营收不用太久就能追上华为。
但营收只是企业成功的一个方面,并不代表谁更伟大,对 社会 的贡献更大。个人认为华为是更伟大更值得尊敬的企业。
对中国来说,华为很重要,在世界范围,阿里可以算是伟大的公司。不接受反驳
任正非,马云两个牛人创造了俩家牛逼的公司华为和阿里。算是中国的骄傲,一家偏向底层技术研发,掌握最先进的5g通信标准技术,连起未来世界万物互联的锁匙,前景不可限量,他是属于自己可以创造增量的,所以规模只会越来越大,能够达到多大规模不好预测。阿里移动互联网电商平台风生水起,中国数一,但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际市场也开始发力就现在效果比较不显。阿里一般资本投资控股比较多,方方面面,阿里云成长快速市占第一。阿里面广,布局很深,如果这些项目就现在合并起来规模是不输华为的。营收跟华为相比差距不大。阿里总体偏向营销,投资收购,技术刚刚开始重视。可以说是存量跟别人竞争。最后总结华为的前景更好。阿里的成长压力越来越大。
营收要超越,只要合并报表就行了,合并大润发、联华、银泰商业、三江购物等等,把这些报表一加,超过华为不成问题。
2018年世界五百强第一是沃尔玛,我们的国家电网都只能排第二,沃尔玛营收5003亿美元。沃尔玛是零售,而阿里巴巴早已入股了众多的零售集团,只是股份比例不高,所以还不能合并报表。如果阿里巴巴愿意合并报表的话,超越华为都是分分钟的事。
阿里巴巴的定位是互联网公司,而华为是硬件公司,所以两者比营收是不公平的。而且就像我上面说的,营收上去很容易,利润要上去才是难点。
但是本人还是比较看好华为在未来的收入增长,华为如果不是美国连续三轮极限施压制裁,华为极有可能在今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0亿人民币。但也正是美国的制裁,迫使华为开展了和扩展了更多方向的产品开发,华为已经明显开始加快部署整个鸿蒙系统生态,对于物联网时代特点的操作系统,华为在部署的速度上明显快过竞争对手谷歌。而且华为已经开始和众手机厂商,包括中国各大智能 汽车 公司,展开了在操作系统上的广泛合作。另外华为虽然在智能家居方面暂时落后于竞争对手小米,但是由于华为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颠覆性技术开发上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这些硬件开发优势,再加上华为系统软件的优势未来整个智能家居产业链,华为必然会超过小米,华为应该早已开始了芯片生产线的研发或者相关替代技术的研发,华为你完成对整个通信产业的布局只差一步。未来华为的产品开发将包括整个智能生活,家居产业链,手机通信手表,平板笔记本等产品线,再加上智能 汽车 !华为未来的成长潜力将是接近100,000亿级的!
因此短时间内,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会超过阿里巴巴,但是10年20年华为的营业增长或前景将更加广阔。
阿里入局教育信息化,要用自带ToB基因的钉钉变革教育行业
按照华为的说法,这次发布的鸿蒙系统可以用于很多方面。手表,手机,电视,终端甚至还有穿戴上面,可以说鸿蒙系统是华为备战物联网的终极武器。
华为本来是准备再等一年再发布鸿蒙系统,但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在现在就发布了这个系统。作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鸿蒙系统,可以说拥有很强大的功能,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应用。但是此次华为余承东公布,在接下来的三年将用于工业领域上面。对此,有人有疑惑,那么手机呢?
大家都知道,鸿蒙系统也是抵抗美国禁限令的一个有效武器,按道理来所华为自己的手机肯定要有自己的系统。余承东的解释是,鸿蒙系统随时都可以用于手机上面,但是在接下来的三年还是要用安卓的系统。其实,在前面任正非也说了不用于手机的原因,那就是鸿蒙系统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生态。
现在研发团队专门针对生态这个缺点来进行研发,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解决这个缺点。在开发者大会上面,余承东也说明了它可以用于的领域,它的这个系统也可以说是为即将到来的5G时准备。他认为未来属于物联网的时代,但是在现在很多设备都是割裂的,这样是不利于发展的。而这就是他们发明鸿蒙系统的最初目的。
这次是鸿蒙系统的发布,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我们就能够看到鸿蒙系统的强大功能。它能够被运用于很多方面,让生活更加的方便,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阿里的未来将会是怎么样的?
芥末堆3月3日 田园 报道
今日,阿里钉钉发布教育信息化产品“钉钉未来校园”,教育行业波澜再起。
钉钉未来校园是一套 “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校园智能硬件” 的整体解决方案,面向中小学校提供服务。
在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想切教育信息化这块蛋糕的人很多,但有实力、人力、物力、财力去完成基建的却很少,同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学校使用效率低、数据难以打通等问题一直以来也饱受诟病。
大环境下,伴随资本寒冬以及教育部对进校App、学生减负的监管政策收紧,也使得涉及2B业务的教育企业谨慎起来。而自带2B基因的阿里钉钉选择在此时大步迈进教育信息化,对细分赛道来说,无疑是一颗重磅。
被钉钉席卷后的教育信息化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变化,让人十分期待。此外,钉钉布局教育是基于怎样的思考,未来又将有怎样的动作,一起来看看。
简单说,钉钉未来校园是一个“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校园智能硬件”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
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方面,“钉钉未来校园”提供校园管理、教学教研、家校沟通、学生成长档案四个服务。校园智能硬件方面,针对校园安全、智能教室、家校共建等3个场景,提供人脸识别门禁、访客管理、学生入离校、云打印、无限投屏等服务。
从产品功能上不难看出,基于钉钉自身“智能移动办公平台”的定位,钉钉未来校园主做学校管理的平台搭建,教育硬件次之,教育内容和教育则较少涉及。
具体来看,在学校管理平台的搭建上,钉钉做了很多细节。以校园安全为例,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介绍,内部员工默认看不到家校通讯录,仅老师能看到。同时老师仅能查看本班的通讯录,家长之间不可见对方手机号,家长也不会被加入到学校的全员群。
此外,为了保证校园数据及隐私安全,钉钉提供SOC2Type1服务设计报告、ISO 27108公共云个人身份信息保护管理体系、ISO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以及公安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认证。
除了发布“钉钉未来校园”方案,发布会上钉钉还启动了“千校”,即在全国范围内协助1000所学校打造“未来校园”示范园区,平均为每一所学校培养10名未来校园数字化管理师,总计将赋能10000名未来校园数字化管理者, 各地学校均可报名 。
“在数字经济时代,钉钉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我们希望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解决教育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仅仅是让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家校沟通、学生成长记录更简单,更重要是通过 科技 让教育更加温暖。”无招说,希望让互联网技术能够普惠到教育行业,普惠到学校。
“教育行业是钉钉里第六大成长速度最快的行业,第一大是互联网。” 钉钉副总裁方永新(花名大炮)介绍,关于钉钉布局教育的顶层设计,关键词是“聚焦能量”,他介绍了三点期待:
“教育是偏公益的,钉钉一个产品就值10万块,我们免费送给客户,并且教你怎样使用。”在方永新看来,商业化的东西不应该放在钉钉来想,而是放在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目前不考虑盈利的问题。
对于钉钉布局教育的商业模式,方永新表示“很简单”。他这样告诉芥末堆,“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这个永远免费,但学校在后续的个性化服务上还需付费的,这些由服务商来做。”
“钉钉更偏平台,希望更多企业入驻,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方永新表示,期待与硬件服务商和拥有优质教育内容的企业进行合作。 在硬件上,更加强调硬件的安全性。在选择生产教育内容的合作对象时,更偏向以主营业务2B的企业。
除了与教育企业合作,未来钉钉还将继续优化家校活动、家校圈等软件平台。同时将把教师的快递接收纳入到平台上,并且推出钉钉未来校园2.0版本,结合学校的深度运用,打造适合本土学校的内容。
针对教育部对进校类App监管、禁止向学生收费的热门话题,方永新告诉芥末堆,教育部的政策主要是避免商业机构打扰学校,如果企业能够有效率地为学校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可能会有回旋的余地。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仅是搭建专业的学校管理平台,钉钉凭借自身优势很容易解决。但如果涉及到硬件购、教育内容进校的服务,就不得不面对教育信息化决策链长、购形式复杂、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等问题,期待钉钉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阿里布局教育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淘宝大学成立。从赛道上看,涉及学前教育、K12、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创业、教育公益全领域。
教育投资上,阿里本身在教育领域并没有作为主体进行投资,而是多以云锋基金(成立于2010年初,是以阿里巴巴董事局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而成)为主体发起投资。相比百度风投,云锋基金的投资集中于中晚期项目,投资轮次多在C轮及C轮之后,投资金额也比较大。
投资领域细分上,云锋基金主要偏重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上,云锋基金先后投资了VIPKID、宝宝树、凯斯国际幼儿园等企业。K12领域,云锋基金投资了作业盒子。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上,阿里推出了淘宝教育、淘宝大学、阿里云大学、阿里巴巴外贸学院、蚂蚁金服技术大学等多个项目。
此外,在今日会议上,阿里副总裁肖利华透露, 2019年7月,阿里将与清华经管学院联合成立“新商业学堂” ,双方合作有别于传统课堂,而是把 社会 和商业体系作为最大的课堂,把阿里生态实践积累的最新能力转化出更多成果。
除了布局教育产业,阿里在教育行业更有名的是教育公益。
2017年12月,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会成立,在5年内将投入100亿元到脱贫工作中,其中教育脱贫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据《阿里巴巴脱贫工作报告(2018年)》显示,自乡村教育实施以来,累计623个贫困县参与项目申报,直接影响超过2000所学校、超过 8 万名乡村教师,影响学生数超过100万人。
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54岁的马云以公开信形式,宣布自己将于一年后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回归教师身份,专注教育公益,一时间被业内热议。
除了自身做公益,阿里还与企业合作做公益,比如钉钉联合校宝公益,向浙江省内67所特殊教育学校捐赠SaaS系统,阿里与VIPKID 合作在云南、贵州、甘肃等地引入在线课堂等等。
在阿里的资本助力下,无论是教育产业,还是教育创新、教育公益,2019年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一起期待。
阿里腾讯,谁才是中国未来云计算之王?
“一鲸落,万物生”,会是它必然的结局。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幸免,唯有时间长短的区别。
引用一篇报道:
“8月8日,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踏浪青年发表文章《锐评阿里王成文性侵》,文章用犀利的语言写到“不仅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更要把资本关进笼子里”,更是在文章末尾告诫阿里巴巴:“不要妄想大而不倒,自然规律告诉我们,一鲸落,万物生。”“更不要妄想像韩国财阀一样操控一切,这里是中国。”
此番言论极其严厉,不仅用“一鲸落,万物生”表达了不怕要挟的底气,更使用韩国财阀做比喻,敲打国内资本巨头。”
真不希望这意味着阿里已经完成了她在互联网的 历史 使命,毕竟时间如此匆忙了!
马云最近的看法是:互联网将不存在了!他的意思是到处都在用互联网了!
你别把他看作网络公司,你把他看作银行、电力等生活基础设施的话,比如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对比的话,阿里将会怎样?你会怎么?
快去买阿里的股票啊:)
仅供参考!
阿里披露新定位下的发展路线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方便而便捷了,就比如有了支付宝微信支付,出门连现金都不用带,而当下最火的也就是云计算了,主要就是两家阿里腾讯,小编认为阿里云会是中国未来云计算之王,一起来看一看分析吧。
首先阿里云发展的时间可是比腾讯云早不少年头的,可以追溯到2009年的时候,这里也不得不感慨马云的强大格局,然后到现在根据数据的显示40% 的中国500强企业有着百分之80都是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服务,尤其是涉及的方面特别广,比如咨询,(,广告,交通等等,最让我们感到熟悉的就是淘宝了,那个每天的人数量是非常恐怖的,正是依靠强大的阿里云计算才能保证平台的正常稳定,不然很可能看着看着就卡死了,这里就可以看出阿里云的强大之处。
而我们再来看看腾讯云方面,首先就是时间发展比阿里云晚,存在的发展时间差就是一个很大的限制,而且说到腾讯绝对的发展就是游戏,尤其是手机游戏,小编还记得当年的名言?成就三亿小学生的梦想?,所以说腾讯云从服务平台的角度来看都是差了一大截的,而且腾讯云选择的是在差异领域建立护城河,进而深挖垂直赛道用户,这一点就已经证明了,最起码现在的腾讯云服务人数是远远不及阿里云的。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定位也是由阿里云所提供的,尤其是在新零售、新金融和数字三个行业都占有着很大的成分,而腾讯主要还是集中在qq,微信,腾讯游戏啥的,这些发展比较起阿里云确实领域方面不管是数据还是人数都少,所以说目前来看阿里云会是中国未来云计算之王。
阿里披露新定位下的发展路线是坚决取舍,以三方面举措变革阿里、面向未来,具体如下:
阿里巴巴将建立高度灵活、快速决策的治理机制与激励体系,未来各业务线均以独立业务单元为单位,更加独立自主面向市场。
阿里将梳理既有业务的战略优先级,定义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对于核心业务,将保持长期专注力和高强度投入,确保产品始终紧跟用户需求去迭代进化,保持长期生命力和竞争力;对于非核心业务,则将通过多种资本化方式,尽快实现资产价值。
阿里还将更好发挥战略孵化功能,面向未来作坚决的战略投入。吴泳铭强调,对符合用户需求和AI驱动变革趋势的业务,将作为第一优先级重点投入;对于面向未来的革新型产品,将秉持长期主义坚决投资,并以三年为评估检验周期,为阿里培育面向未来的新业务与新动能。
阿里新定位下淘宝天猫的发展路线
围绕用户为先,淘宝有三个坚持:坚持做“万能的淘宝”,坚持消费分级与价格力策略,坚持对产品的用户价值取舍。
淘宝的“万能”,在于为用户提供海量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吴泳铭说:“我们要坚定地做综合性平台,满足最大消费者群体的多层次需求。这是淘宝天猫在今天的竞争格局下保持增长的选择。”
淘宝将执行一个APP内多层次市场策略和价格力策略。吴泳铭认为,淘宝作为一个超级APP,有能力容纳从品牌到白牌的多个商品分层以及多重价值主张,通过AI技术和运营模式的迭代,将淘宝打造为一个包容多元化市场的消费APP,并将价格力作为贯穿各层次商品的核心策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